仔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
郭振华乔松林*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摘要: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介绍了主要致病病原的临床检出状况及流行传播特点。同时结合临床接触的一些病毒性腹泻防控的案例,着重总结了当前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措施和疫病发生后的综合控制措施,期望为养殖业同仁在实际生产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预防控制
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前者如营养性因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和母乳因素等;后者多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如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通过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及严格执行标准的生产操作规程,大多数因素引起的腹泻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但病毒性腹泻目前依然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疫病,是制约我国养猪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疫病。本文着重就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及流行特点和养殖业同仁做一交流介绍。
1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及流行特点
引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毒,目前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Rotavirus,PoRV)和最近新发现的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Deltacoronavirus,PDCoV)。自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引起我国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检出率持续维持在60%以上,猪场阳性率在70%以上;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的临床检出率相对较低,临床检出率基本在10%以内。以笔者所在的检测诊断室为例,临床腹泻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GEV和PoRV基本未检测到,而猪丁型冠状病毒则尚未检测到。猪丁型冠状病毒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之后我国学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在年保存的猪场病料中,检测到了该病毒的存在,提示该病毒可能在更早的时间已经存在于我国猪场,但是由该病毒导致的仔猪腹泻的临床检出率却非常低。针对猪病毒性腹泻,目前虽然有一些疫苗产品,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病毒性腹泻特别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猪场依然呈现很高的流行率。临床表现来看,育肥猪和母猪较为敏感,但多呈一过性腹泻,病程约7~10天,基本没有死亡。日龄较小的猪群多因脱水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平均死亡率在30%~60%,特别是5日龄内的仔猪,措施采取不当,死亡率可达%,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粪——口途径是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粪便和粪便污染的器具、保温垫、接生布、饲料等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物。猪病毒性腹泻病一旦暴发,因饲养员、技术员流动和接生器具的交叉使用会使该病快速扩散。仔猪发病后传染性较强,12~24小时内会波及整个栋舍,早期会表现吐奶瓣,随后发展为水样腹泻,最后出现严重的脱水而死亡。剖检可见整个肠道壁变薄透明,有时肾脏可见针尖状出血点(需与猪瘟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基本无效。猪腹泻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但以秋末至春初(10月底至来年3月)发病率较高。疫病发生后的15~30天,生产会跌入谷底,一般本病的防控和生产的恢复需要4~5周的时间,有的可能会延续2个月之久。腹泻病一旦侵入猪场,很难将其完全净化,即使生物安全措施做的很完善,在疫病流行季节,依然会有较大的腹泻病发生概率。这给养猪从业者和兽医人员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2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措施
目前来说,虽然有一些新研发的疫苗产品,但其临床保护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接受市场检验。当前对于猪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还是应立足于做好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环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做好节律性生产工作,严格控制同一批分娩母猪的产程。猪场的生产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工作,应尽量保持生产的均衡性,避免在疫病流行季节出现高比例的后备临产母猪,避免某一时间段出现分娩母猪过多,栋舍不够用或使用紧张的情况。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前列腺烯醇钠,使同批分娩的母猪尽量在4~5天以内分娩完毕;二是做好空舍消毒干燥工作,不建议盲目追求产床或栏位的利用率,应充分利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做好猪舍的清洗、消毒和干燥工作,这是最大限度清除病原、阻断病原在不同批次猪群间传播的很好机会;三是做好后备猪的驯化工作,可以选择本场3~5胎龄健康淘汰的母猪与后备猪进行混养,如本场保存有腹泻仔猪的病料,建议可以使用这些病料来返饲后备猪,使后备猪提前接触病原,获得一定的免疫记忆;四是减少分娩舍物品的交叉使用,同时对于每批次结束后的生产相关物品,应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五是应保证产房温度适宜和产床干燥,“窝干食饱”是从业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仔猪饲养关键点。产房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仔猪休息区应配置保温灯,避免温度骤变产生的应激;尽可能保持产床及保温箱的干燥,应该使用带有杀菌抑菌性质的接生粉或者环境改良剂,在仔猪出生时喷洒保温箱,涂抹仔猪体表,可有效控制环境中的病原,减少仔猪热量水分流失,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度。
3病毒性腹泻的控制措施
鉴于目前疫苗免疫保护的效果有限,多数发病场面临边免疫边发病的问题。因此仔猪病毒性腹泻需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3.1病原的诊断
对于疫病的控制,首先是第一时间对可能疫病进行确诊,其次是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于病毒性腹泻,如果发现母猪或商品猪出现水样腹泻,就要特别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