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直肠滴注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的其中之一,是祖国传统医学和现在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技术是将药液加入输液瓶或注射器,接上一次性直肠滴注导管,把药物注入直肠,通过直肠吸收而达到临床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直肠给药的历史和发展:
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药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东汉末年张仲景把中医药学的发展推上了至高的顶峰,如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中医经典著作,诸方为后世医方之鼻祖,其中用蜜煎导、猪胆汁灌谷道治疗肠燥便秘之津液不足,开创了人类直肠给药的先河,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予以直肠给药的典范。
三、原理: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现在医学研究认为,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大肠24小时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毫升,最大吸收量毫升,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分以下三条途径吸收。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不进人肠肝循环,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吸收后,人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在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经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的特点。
四、治疗范围:
小儿上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肺炎、小儿肠炎、痢疾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成人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很多疾病都可以用此疗法
五、优点:
1、肠道给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直肠给药可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对于不易接受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婴儿患者,便于给药。
2、吸收快、起效快,疗效确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滴注在起效和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
3、直肠给药,药物经直肠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同时又防止和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减轻了肝脏的负担,保护了人体的重要器官—肝脏。
4、将口服给药改为直肠给药,可避免药物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分解破坏,提高了药物的生物有效性。同时又防止了药物对胃肠系统的不良剌激等副作用,保护了胃肠器官。
5、对于需长期给药的患者,可变换给药途径,防止单一途径给药所造成的器官损害,如血管硬化、肌肉硬结、胃肠损害、肝脏损害等。
6、对于昏迷、呕吐、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可直肠给药,且起效迅速,便于急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