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中医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伏天气温高,人体气血旺盛,皮肤毛孔开泄,此时贴敷辛温发散的中药,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到激发人体正气、调和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抵抗力、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内服、穴位敷贴、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疾病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一切中医所指的虚寒性和风湿性等类型疾病,都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主要适用于体虚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颈肩腰腿痛;慢性胃炎、肠炎、脾胃虚寒性腹泻;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尿床、疳积等。妇女痛经、空调病、鼠标手、电脑颈、冻疮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亚健康市民也有较好的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准妈妈的三伏酷暑养生之道
步入三伏天酷热难当,炎炎夏日,不少准妈妈们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在为如何饮食以保证自己肚子里的“心肝宝贝”健康而犯愁,三伏天里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不该吃?吃什么对胎儿好?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为了准妈妈们相互交流时的热点话题。
“怀孕一个月的时候,每天特别想吃也特别能吃,总感觉很饿,但后来就不想吃了。”医院中医科专家说,入伏以来,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出现了饮食问题,建议,孕妇们在夏日饮食需要注意“喝汤吃肉,少喝汤油,同时指出,三伏天里孕妇应当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水果,但不能多吃,吃得过多容易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并且还需要注意西瓜等比较高血糖的水果,假如要吃,建议夹在两餐中间吃,不宜在正餐后食用。
专家还表示,由于天气炎热,夏日里孕妇需要多喝白开水,饮料可以选择淡茶、鲜榨果汁、柠檬水等,尽量少喝浓茶,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孕妇的饮食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注意适量的运动,散步是最好的保健方法,尤其是饭后半小时的散步更有利于肚中胎儿的健康。
小孩害怕打针怎么办——贴敷最有效
7岁的童童,以往经常容易感冒,试着贴了一个疗程,结果再也都没感冒过。童童妈妈李女士说,孩子原来一感冒就打针吃药,都怕打针了,现在这个敷贴小孩比较容易接受,还效果好,花钱少,大人小孩都省心。
中医学认为夏季汗孔开,是敷贴药物产生疗效的最佳时机。现代研究也证明,“三伏贴”时由于穴位被引赤发泡的药物强烈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的血液供应,进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治疗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网络》,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医院中医绿色透皮疗法——穴位贴敷疗法
不打针不输液不吃药内病外治
让患者不痛苦让家属更放心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贴敷经皮肤给药后,以皮下毛细血管循环吸收,可避免药物对肝脏及胃肠的伤害,治疗效果好。
●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
?治疗以下疾病见效快、疗效确切?
◆儿科疾病:小儿咳嗽症、小儿腹泻、扁桃体炎、咽峡炎、小儿推拿捏脊、积食厌食、感冒发烧、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妇科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内科疾病:咳喘、腹泻、扁桃体炎、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口腔溃疡、高血压等;
◆外科疾病:痔疮、带状疱疹、疔疮、痈疖等;
◆疼痛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等;
◆中医养生:九体辩治、未病先治等;
“中医绿色透皮技术——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法上具有独创见效快、无脏器损伤性,从而减轻因过度使用抗生素及过度输液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是高效独特的“绿色疗法”。
看
病
预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