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疼胃糜烂胃溃疡怎么办如何预防癌

萎缩性胃炎是可逆转的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既往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后,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不能恢复,病变不能逆转,从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能治愈。

但是临床与实验的研究进展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及时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其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被治愈,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可逆转的认识。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几率

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认为其癌变率是:

5?10年癌变率3%?5%;

10年以上10%;

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

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

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

其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或伴癌胚抗原阳性的患者,癌变率更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胃镜一次。

手术后萎缩性残胃炎者因其长期受胆汁反流的刺激,癌变率亦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碱性反流液的刺激,预防癌变的发生。

目前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根治,但是中药祛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纠正其病理状态,起到预防胃癌发生的积极作用。

中医药辩证施治对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养阴生津等中药,能阻止病情蔓延甚至能够实现病理逆转,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如五朝九体国医馆李学武教授和邵建明主任开出的中药特色膏方配合治疗免煎剂,通过治养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各种老胃病的靶向治疗。

俗话说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中药特色膏方配合治胃免煎,两者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不管你是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只要三个疗程治疗,它就能让你的病情逆转,让你拥有一个健康好胃。

饮食调理

所谓病从口入,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

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

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

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

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宜戒烟酒:长期的尼古丁刺激,可使胃酸过多,从而产生有害作用。长期酗酒,可致胃黏膜损伤,乙醇(酒精)浓度越高,损伤越强烈。

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疾病,其癌变的预警和早期发现、诊断与预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发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应予以特别重视。

但是,它并不可怕,肠化和异型增生要发展成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科学看待它,肠化和异型增生是相对安全的,不必要引起过多的焦虑和担心。通过积极的治疗,很多患者都得到了痊愈。

更多胃肠日常养护方法,咨询胃肠问题,获赠健康图书资料,欢迎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bl/20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