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生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91372.html

欢迎点击题目下方“中牧生物”蓝色字样   在我国,防治和控制猪的肠炎和腹泻越来越成为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   对于我国目前刚建立的现代规模化养殖场,以其特有的基础设施、较好的饲养管理及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发生猪大面积腹泻的机会较少。但对于存在年限较长的养殖场由于基础设施和管理的原因,猪腹泻已在为常年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急剧新增加的中、小型猪场、散养户,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和管理经验,再加上技术力量和检测技术的薄弱,对腹泻的原因不能诊断清楚。由于误诊而乱用抗生素,延误治疗时机,形成特有的腹泻僵猪,对养殖成绩的提高造成极大障碍,对饲养者心理的负面影响会波及到整个饲养区。例如:猪病毒性腹泻,多由TGE、PED、PRV三种病原引起,但表观症状又较相似,不易判断;猪球虫病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基本无效,极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针对我国养殖现状,易引起腹泻的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以期达到,及早应对,减少损失。

一、猪腹泻病产生的原因

  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许多因素可以引起腹泻。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包括: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猪生物学性状、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特别是由于细菌、寄生虫、病毒、及真菌等病原体和营养代谢因素引起的肠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目前引起腹泻的常见致病因子。通常将这些因素分为非传染因子和传染因子。

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

A、仔猪胃肠道的不成熟:特别是胃酸分泌量比成年猪低得多,杀菌能力差。幼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尤其是对低温;每年10月到次年2月为我国的寒冷季节,南方各地常发生仔猪腹泻,呈典型地方流行性,只是猪只的大小和日龄不同,腹泻程度的表现也不一样。仔猪断奶后会发生多种应激:一是饲料,仔猪饲料要从以母乳为主,转变成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成份的变化增加消化道的负担。二是母子分离:仔猪心理环境的不适应。三是环境变化:断奶后,即有分群和换栏过程,难以适应的仔猪,易发生情绪焦虑和咬斗现象,再有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导致代谢功能紊乱。

B、仔猪夏天过多饮水,稀释了胃酸:胃内的病菌,如大肠杆菌等,不易被杀死,通过胃酸这一消化屏障,进入肠道而致腹泻。

C、仔猪胃肠道的各种消化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均比成年猪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但肠腺、胰腺发育比较完善,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因此,仔猪只利用小肠消化乳汁中的营养物质,而不能利用需要在胃内首先消化的植物性饲料。

D、仔猪生长速度快,需要的营养相对较多:这些营养要胃肠道的消化,与成年猪相比仔猪胃肠的负担较重,更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E、过敏性反应:仔猪腹泻一般是伴随早期断奶而出现的问题之一。

  现已查明:对日粮抗原暂时性的过敏反应是诱发仔猪早期和断奶后腹泻的先决因素。如仔猪断奶前能采食较多的日粮蛋白质,其肠道免疫系统得到较好激活而产生耐受性,断奶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会较少;否则肠道处于超敏状态,对断奶后所采食的蛋白质会产生较强的过敏反应,仔猪腹泻的可能性较大。

F、霉菌毒素:主要产生于发生霉变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桔青霉素。黄曲霉毒素可导致猪发生出血性腹泻。猪对霉变的饲料一般较为敏感,特别是乳仔猪;据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几乎一接触到饲料霉菌毒素就会产生腹泻,一旦接触过后,则会产生食性记忆,在以后的中、大猪阶段对发霉的饲料将会十分谨慎采食或拒食。

  值得说明的是: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是霉菌毒素中毒引起腹泻的重要诱因。

2、传染性致病因子

  引起腹泻的传染性致病因子主要是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这类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本病因由活性生物组成,致腹泻也具有传染性。在各类猪场普遍存在,传播迅速,有单独感染,但实际上多为交叉混合感染,致使诊断和防治比较困难,常导致猪大批死亡,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下面对主要引起传染性腹泻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述:

A、细菌引起的腹泻:

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仔猪黄痢:气温、饲料的改变轮状病毒感染是重要诱因母猪是主要传染源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排便失禁(捕捉时挣扎鸣叫中,肛门冒稀粪),少有呕吐出生后一周内发生,以后较少,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呈急性和高度致死性。

仔猪白痢:同上仔猪突然腹泻,病程开始排浆糊样粪便水样乳白、灰白、黄白色下痢,腥臭气味2-3周发病多,体温、食欲变化不明显,症状较轻,3-7天康复。

魏氏梭菌C型(仔猪红痢)(小猪肠毒血症):消毒不力,环境污染;母猪是主要传染源,肠道排毒造成地面、奶头污染排红褐色血性稀粪,含少量肠坏死组织碎片、气泡、腥臭味,后腿粘血样粪便,显坏死性肠炎特征1-3日龄仔猪发生,(国外有报道4W仔猪也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70-%,病程短,出现后来不及治疗即死亡。

猪沙门氏菌(仔猪副伤寒):高密度饲养,环境污染、潮湿,各种应激和营养障碍多见下痢型,水样、黄色、恶臭,发热、呕吐、食欲不振、被毛无光泽1-4月龄猪,无季节性,四季发生。体温升高,初期可达41-42℃;呼吸困难,耳根、胸腹皮肤显红色,后变为蓝紫色或出血斑。

猪痢疾密螺旋体(猪痢疾)(猪血痢):传播途径为消化道;犬、鼠、苍蝇是传播本病的媒介最急性:发病后几小时内死亡急性:体温升高,水泻,排红白相间的胶冻血便,有时可见大量粘液与血丝、脱水、衰弱虚脱亚急性:反复下痢,混有黑色血液、贫血,最后导致僵猪流行缓慢,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常发生在断奶后的架子猪,哺乳仔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

耶尔森氏菌(猪小肠结肠耶氏菌病):我国广泛分布病猪中度发热,腹泻不含血和粘液,粪便显黑色,发病率高达50-80%除引起肠道症状外(肠炎和腹泻),还引起呼吸道、心血管系统、骨骼、结缔组织和全身疾病,出现败血症时,死亡达30%以上。

Lawsonia胞内菌(解硫弧菌属)猪增生性肠炎(PE):分布广泛,澳洲、南北美洲、欧洲均存在独瘦小,摄食正常,但生长受阻、贫血,对食物好奇,但食欲不振或拒食,精神冷漠,开始排颜色正常的稀粪而后发展为腹泻没有特征性临床症状,解剖为小肠和结肠粘膜增厚

B、由病毒引起的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生,7-10目仔猪发生呕吐,严重腹泻病死率高达%,大猪很少死亡;发病率高,传播快,多发于寒冷季节;本病在我国的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上世纪60-70年代发病率为1%,80-90年代为2-4%,近年来达到20-40%病猪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迅速消瘦、脱水,但大部分可在短期内康复;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症。一般病变主要部位在小肠和胃,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

  猪流行性腹泻(PED)与TGE相比,病死率较低,在猪群中传播速度较慢;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新生仔猪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率达%同TGE;TGE与PDE的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极为相似,但免疫学与血清学没有交叉反应。猪流行性腹泻不是OIE目前的通报性疾病,是我国的进境动物二类传染病,但未被列入我国农业部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在美国和加拿大都不是通报性疾病,该病也未被美国农业部列为外来动物疾病,美国也没有针对该病制定州际贸易限制措施。

  猪轮状病毒感染(PRV感染)多发生在8W以内的仔猪,多见于寒冷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无继发感染,死亡率小于10%,1-4W乳猪死亡稍高达25%症状轻、缓,多见黄白色和暗灰色水样稀粪;大、小肠条状或弥漫性出血,肠壁变薄,粘膜易脱落。PRV是导致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发病的重要诱因。这就是TGE与PRV二联苗在某些国家应用远大于TGE单苗的原因。

说明:TGE、PED与PRV三种病毒是引起我国流行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此外伪狂犬及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的过程中均可出现腹泻症状。有证据表明,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加重腹泻的病情。

有关农业院校与兽医科研院所的检测发现,本次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以流行性腹泻(PED)为主,少数猪群中也检测到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某研究所在22个发病猪场份病料中检出流行性腹泻病毒为65.7%、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27.6%、轮状病毒为25.4%,有的猪群中还检测出杯状病毒。

在部分病猪群中还检出圆环病毒2型、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多数病猪群中都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因此,有不少专家提出“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NPDS)”之说。由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加之猪群处于免疫抑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存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早春季节日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以及母猪营养不佳,产仔后乳水不足,产房保温措施不到位,饲养环境恶劣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本次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次疾病发生的严重性是否与新出现的毒力最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PED2)感染,继发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有待进一步证实。多病原加之气候多变,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管理不科学等都可造成腹泻。目前对于仔猪腹泻是由于新病毒引起的说法还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支撑。

C、由寄生虫引起的猪腹泻:

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多为寄生在猪胃肠道内的线虫,主要包括猪蛔虫、结节虫、类圆线虫和鞭虫。这些胃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症状包括:消瘦、贫血、下痢、食欲不振,病程缓慢,生长发育受阻僵猪。鞭虫感染会引起肠粘膜细胞破坏,毛细血管出血,粘膜层溃疡,因而腹泻粪便常有粘液和血液。

猪球虫病:是当前一种极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形成僵猪的腹泻病。属等孢属寄生于细胞内的原虫,由猪等孢球虫引起的新生仔猪(7-11日龄)球虫病是猪最重要的原虫病之一。粪便显松软状--糊状--液状--腐败乳汁样酸臭味变化过程,被毛粗乱、脱水、增重下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空肠、回肠粘膜显纤维素样坏死。

二、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引起猪腹泻的病因较多,及时、正确的诊断是达到理想疗效的先决条件。针对生产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诊断和防治。

1、饲养管理要符合猪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活习惯:

A、切实做好初生乳猪和仔猪的保暧:寒冷会强烈降低幼猪生理抵抗力是引起致病菌感染导致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降低大肠杆菌和病毒性腹泻的一个有效措施。根据实际,选择空调、红外线灯、加热盘等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B、做好栏舍定期消毒,高密度饲养时更应如此: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当条件合适时,即可大量增殖,达到引起猪发病的程度,只要有这些病原存在,发病的机会就会增加。生产实践证明:定期消毒、做好环境卫生,可使猪腹泻降低50-80%。猪舍消毒最短时间间隔为3天,即每周进行2次彻底消毒。哺乳期间,定期用0.1%的KMnO4擦拭乳头。

  消毒程序:环境中污物(包括粪、尿等分泌排泄物)的机械清除地面、墙面及其它物面、用具的自来水冲洗喷洒消毒剂作用于病原微生物最后用消毒自来水冲洗。(一要选择有效的消毒剂;二要按要求确定的比例稀释;三是保证足够的作用时间。注意: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病毒的作用弱)。

C、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断奶是常出现拉稀的一关,断奶体重控制在6.5-7.5kg,断奶时间在4-5W,技术和管理条件较好的,可以提前断奶,不到体重应推迟断奶时间。具体做法有多种,较好的方法是:去母留仔,即仔猪体重达到,将母猪从育仔栏移开,留下仔猪在育仔栏中停留5-7天,完成断奶过度。

D、母猪病料的返饲(非常关键,存在风险):将刚发病的小猪小肠及内容物取出,用搅碎机搅碎组织,并用1:4的生理盐水稀释,同时加入1%的脱脂奶粉,在母猪喂料时进行返饲(从取病料到返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内完成),每头母猪50毫升,确保准确到位,病料只可以返饲产前15天以上的母猪。病料允许的情况可对母猪进行2-3次的返饲。由于病料中存在大量的其它病原微生物,返饲过后要对母猪进行观察,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进行保健,如添加一些泰农+电解多维。

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玉坚,据其介绍采用返饲的方法驯化母猪,对猪病毒性腹泻病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泰国养猪专家高建华博士时,他也介绍,07年上半年到08年间,猪病毒性腹泻开始在泰国流行爆发,在当时没有很好的疫苗免疫等应对措施的情况下,泰国养猪业专家经过研讨,也向当地农民提供一个很好的返饲的方法,这对当时的疫病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采用返饲的猪场都是有效的。也有些猪场做了用病料返饲驯化母猪的工作,但是猪场还是发病了。杨玉坚表示。这可能是病毒类型的问题。

2、做好仔猪饲料与营养的合理配制

A、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防治:日粮中抗原的暂时过敏是诱发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先决因素。如在断奶前给小猪补料,其肠道免疫系统会产生耐受性,可使仔猪断奶后,仔猪因饲料抗原性过敏所致的腹泻状况大为减少。

B、发生腹泻的仔猪不可随意限食和断食:现在许多饲养者在仔猪腹泻出现时,立刻限食或断食,以排空消化道来减轻腹泻。其实这并不科学,这样会严重阻碍仔猪的生长。大量的临床专家认为:禁食是弊大于利,仔猪在大量脱水的情况下,这样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少,仔猪处在肌饿状态,胃肠平滑肌兴奋、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

  因此推荐正确的做法是:腹泻时不要禁食,要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米粥、豆浆等,将优质乳猪料拌成稀糊状也是较好的做法。只要仔猪精神好,食欲望,适当给予饲料,虽腹泻次数会稍多一点,但病情会很快好转,不会影响仔猪当前的生长速度和最后的出栏时间。

C、补食人工口服补液:脱水和酸中毒是造成仔猪腹泻死亡的直接原因。大量临床证明:对腹泻的仔猪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越早,则仔猪成活率越高,使用口服补盐是经济、方便、有效的辅助疗法。具体做法为:葡萄糖g,NaCL3.5g,NaHCO32.5g,KCL1.5g,用1L温水溶解后,让仔猪自由饮用。

D、充分的母乳喂养:母猪的乳汁,特别是初乳,非常符合初生仔猪的消化和吸收,其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加仔猪的抗病水平。最好在仔猪出生1小时时吃上初乳,在母乳不足或质量不好时,可采用人工哺乳,加喂质量上乘的乳猪料。

E、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3、对断奶仔猪可合理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剂:仔猪断奶的三大应激,再加上胃肠道机能发育不完善,胃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健全建立,易导致胃肠功能性及条件致病菌感染性腹泻。微生态活菌制剂可及时补充幼猪胃肠道正常机能所需的有益菌群,通过竞争机制,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过氧化氢和多肽类抗菌成分;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内可产生多种消化酶、维生素、氨基酸和未知生长因子,减少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肠道PH值与氨浓度,减少粪尿的臭味;一般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激活肠壁上的免疫细胞,刺激胃肠免疫系统的及时建立,提高仔猪消化系统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控制腹泻的效果。

4、针对病原,正确选择化学治疗药物(抗菌、抗寄生虫及抗病毒)

A、病毒性腹泻治疗

目前还没有对病毒性腹泻有效的抗菌药物和抗生素。控制病毒性腹泻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温、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内服人工补盐、免疫预防等。一个值得提倡的方法是使用干扰素,方法如下:

对出生3周龄内的仔猪内服1-20IU的人用干扰素,可明显增加患传染性胃肠炎的仔猪存活率。利用鸡新城域I系苗作为干扰素诱导剂,刺激机体内干扰素的产生,来控制病毒性腹泻。具体方法如下:使用生理盐水对鸡新城域疫疫苗作50-倍稀释,肌肉注射,每头猪3-5ml,现配现用,实践证明此法预防保护率高达95%,治愈率达到85%以上。一般在2-4天,即可痊愈,个别未愈病猪可重复用药一次。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饲料药物添加),如痢菌净,以防继发感染。

B、寄生虫所致腹泻的控制方法

  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寄生在胃肠道内的线虫。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所致的腹泻通常是在转栏时进行定期驱虫,通常商品育肥猪在整个生长期进行2次驱虫即可。但有一些猪场采用母猪受孕分娩前驱虫一次,仔猪断奶保育后驱虫一次的方法,效果也极有意义。目前控制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胃肠道线虫)最有效的药物是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具体方法如下:

  阿维菌菌素(Avermectin):拌料饲喂,10ppm,自由采食一天(24小时)即可。

  伊维菌素(Ivermectin):拌料饲喂,8-10ppm,自由采食一天(24小时)即可。

  治疗球虫病的药物:百球清(Toltrazuril)。

  目前市场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还有: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芬苯达唑等。

5、免疫预防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

  目前国内仅有商品化的TGE、PED二联灭活疫苗可供使用。每年10月份可选择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普防,临产前20天可进行加免,以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PRV弱毒苗:产前15天和产后7天对母猪进行两次免疫,仔猪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近年来,在美国由于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联合感染后,发病和死亡率都有较明显增加,因此,TGE和PRV二联苗的应用比单联苗要多。

  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各国正加紧研发腹泻疫苗。年3月,美国宣布上市腹泻RNA核酸疫苗,而国内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申报可用于滴鼻免疫的流行性腹泻单针疫苗。

  位于美国爱荷华州的疫苗企业Harrisvaccines公司于3月份宣布,公司已经取得美国农业部(USDA)批准的轮状病毒疫苗生产执照。该疫苗是用Harrisvaccines公司的专利技术SirraVaxSM生产的RNA疫苗,由美国兽医生物制剂部中心(CVB)批准用于防治由轮状病毒C型引起的仔猪流行性腹泻疾病。据悉,轮状病毒C型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毒在细胞上生长繁殖比较难,因而用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生产有效的疫苗非常困难。

  “我们的疫苗生产技术不需要活病毒,只需要一个基因序列,这使我们克服了传统方法生产轮状病毒疫苗的障碍。”Harrisvaccines监管事务和质量保证主管JodiFrench说。

  据悉,年9月,Harrisvaccines公司首次运用SirraVaxSM技术取得猪流感疫苗的生产批准文号。该疫苗也是作为美国防控猪H3N2流感的重要辅助手段。除此之外,目前Harrisvaccines公司正在申请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RNA疫苗,该疫苗即将在年获得批准。

  “这是一种核酸疫苗,通过Vero细胞生产RNA颗粒(RP),纯化RNA颗粒(也就是复制子)制备成核酸疫苗,将核酸疫苗注射动物后,核酸利用机体细胞来表达目的蛋白,从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研究员王贵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我国目前还没有核酸疫苗上市,对DNA质粒制备的疫苗研究比较多。

  但对这种核酸疫苗的效果,行业人士并不太看好。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检测室主任樊福好认为,这种基因工程苗,刺激不了机体的粘膜免疫,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美国就有专家当面质疑这种疫苗的效果,据说免疫一次效果不大,需要免疫三次。”樊福好说。

而王贵平认为,将目的RNA片段放入改造过的病毒系统中,这种具有自杀性的病毒在机体的多种细胞中表达抗原,估计也能刺激到粘膜免疫相关的细胞。“腹泻疫苗如果能刺激机体粘膜免疫,效果将会大大提高,”王贵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正在申报猪流行性腹泻(PED)单针疫苗的批准文号,并且是通过滴鼻免疫。根据临床猪场的试验反映来看效果不错。据悉,该产品预计最快在年底取得批文。

  除此之外,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正在申报腹泻三联活疫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的批准文号。据哈兽研研究员冯力表示,一个疫苗的研发到生产需要经历“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申请——临床试验——规程申报——初审——规范性修改——质量标准确认——复核试验——新兽药证书”这一流程。目前哈兽研的腹泻三联活疫苗研究已到复核实验这一步,而这一阶段研究已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还未结束,只有通过复核试验才能拿到新兽药证书。

  另外,总部设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ZymeFast称再有三个月就能生产出可以有效对抗PED(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根据ZymeFast相关人员介绍,该公司的PED疫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疫苗,而是一种天然的疫苗蛋白产品。该公司将病毒注射到母鸡体内,这样并不会杀死母鸡,但会使母鸡产生杀死PED病毒的抗体,而这些抗体就存在于这些母鸡产的蛋的蛋黄里。ZymeFast公司收获这些蛋,将蛋黄干燥,生产出一种粉末饲料添加剂,用来添加到猪的饲料里。这些抗体会传递给采食饲料的猪,在猪体内形成针对该病毒的天然保护。

抓住防疫的关键,防大病,抓小病,猪群抵抗力上来了,做好生产管理,预防冬春季节的腹泻自然不是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数据及图片转自于互联网及相关文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hl/19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