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驰骋钙:您身边的蛋壳品质提升专家,2天见效!1.有效预防“产蛋疲劳症”,即半夜突然发病,两腿僵直后伸,难产、瘫痪等症。2.快速改变蛋壳颜色,发红发亮,好看;3.增加蛋壳厚度,增重;4.减少薄壳蛋、软壳蛋,手触摸鸡蛋手感好,光滑、有质感,提高卖相--驰骋钙。 病变特征:
肠道病变最具有特征性。4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肿胀,发亮,蓄积大量黏液。7~12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14日龄后死亡的雏鹅,小肠后段开始出现包裹有淡黄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子,初期栓子直径约为0.2厘米,长度可达10厘米。病程延长,栓子也日益伸长,可达30厘米,直径为0.7厘米,致使小肠外观膨大,比正常大1~2倍,肠壁变薄,没有栓子的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面呈红色。栓子主要出现在小肠中后段至盲肠开口处。小鹅病毒性肠炎
栓子分两类:一类粗大,直径在0.5厘米以上,充满肠腔,质地致密,长度约为20厘米;另一类是由坏死的肠组织形成,直径在0.4厘米以下,呈细圆条状,长度约30厘米。两类栓子与肠壁均不粘连。早期死亡的雏鹅,盲肠与直肠出观肿胀,充血后期出现较多的黏液,泄殖腔充满稀薄的黄白色内容物。10日龄内死亡的雏鹅皮下充血、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暗红色,肝脏淤血呈暗红色,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较正常大3~5倍,胆汁呈深墨绿色;肾脏充血,外观呈暗红色,其它器官无明显异常。11日龄后的死鹅,除肝脏淤血,肾脏轻度充血、出血外,其它器官无明显异常。防治措施: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重在预防。关键措施是: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在有该病发生、流行的地区,必须进行疫苗免疫,采用高免血清进行防治。平时一定要坚持做好清洁、消毒、隔离工作。1、疫苗免疫:在种鹅开产前1个月采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对种鹅进行两次免疫,在6个月内可使种蛋孵出的雏鹅获得母源抗体保护。这是目前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对1日龄雏鹅,可采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使之具有免疫力。2、药物防控,对于已经发生病毒性肠炎的鹅场,可用驰骋补特佳+驰骋芪贞颗粒+驰骋碘无忧加驰骋EAD乳液、新力爽进行辅助防治,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对症疗法
清灵注射液1瓶\ml+柴胡2盒+庆大霉素8万单位20支+新六甲1瓶+干扰素1支,1.0ml\只,连打2针。此时病情得到控制,死亡率不再增加。
之后全群用药方案(临床禽病实战专家魏老师推荐方案):驰骋芪贞颗粒,只\袋\g,新六甲斤水\瓶\ml,好得快斤水\瓶,新力爽斤水\袋\g,连用四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病例介绍
病例1
年5月24日,刘某饲养只鹅,进舍11天,约有8.6%的鹅雏发病,病雏不吃不喝,拥挤在一起,个别病雏蹒跚呈醉酒状,腹泻,粪便稠状且量大呈酱色。其中2只解剖后发现小肠有栓塞,长3厘米,直径2.4厘米,栓塞处呈乳白色,内部为肠内容物。确诊为腺病毒性肠炎。
投给抗病毒“驰骋芪贞颗粒”+“新力爽”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新力芪+好得快”,混合饮水,4天后痊愈。
病例2
年6月7日,某饲养户饲养鹅3只,进舍后10天发病,约有9%的病雏不食、聚堆,个别出现神经病状!
解剖后见有长4.2厘米、直径2.8厘米的栓塞,切面内部是肠内容物。确诊为病毒性肠炎,投药后4天,病鹅痊愈。
小结
及时搞好病毒性肠炎与小鹅瘟的鉴别诊断,及早确诊,尽早治疗,减少患雏死亡。
实践证明,患有腺病毒性肠炎的病雏群是可以治疗的,用中草药等抗病毒药物和提高鹅雏免疫力的药物效果较好。
目前,水禽与家禽疾病逐渐趋于低龄化、复杂化,尤其是蛋(肉)鸡、鸭、鹅疾病发展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一旦发病,很难根除,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现结合蛋(肉)鸡、鸭、鹅在生产过程中的疾病流行新特点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朋友们参考。种禽疫病保健技术研究所技术顾问:魏老师9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