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了,很多麻麻都会有这样的误区,脱水脱的只是水,为预防脱水,简单的给宝宝喝喝温开水补水就可以了。麻麻们注意了,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哦!
01
拉肚子为什么不能单纯喂温开水?
宝宝拉肚子了,体内的水和电解质会随大便一起排出体外,再加上宝宝对水需求量大,很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造成宝宝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威胁生命。
02
用什么预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这个神器可以帮到麻麻们解决烦恼。
口服补液盐是什么?补液盐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无水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口服补液盐根据说明调配好后,能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失水。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都一致推荐它。
具体说来,口服补液盐有三种,包括口服补液盐I、II、III。我们推荐最新的口服补液盐III(第三代口服补液盐)。
03
口服补液盐什么时候用?
建议从宝宝腹泻开始时,就应在每次稀便后给予一定量的第三代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Ⅲ)来预防脱水,直到腹泻停止。腹泻停止后,就要停服口服补液盐水。
04
在家如何使用口服补液盐?
宝宝精神状态好,眼睛没有凹陷,皮肤也有弹性,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来给药,服用时要少量、多次、慢服。倘若气温较低液体变凉,可以用热水烫温即可,不可直接加热,因为会导致液体蒸发,影响口服补液盐的浓度。
若宝宝已经出现口唇干、排尿减少、精神萎靡、哭时少泪或无泪、眼眶凹陷等轻中度脱水表现,就要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宝宝所需的补液盐用量:
补液盐用量(mL)=(50-75)mL×体重(kg)
并在4小时之内喝完。
妈妈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注的比例来混合补液盐和水,先加补液盐,再加入温开水。调配好补液盐水之后,就可以给宝宝喝了。
特别需要提醒妈妈们
1、口服补液盐的冲调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水不能过多或者过少,请严格遵守。
2、不要用奶(包括母乳、配方奶、牛奶)、果汁或者其他饮料来配补液盐,也不要再往补液中加入额外的糖和盐。
3、不要将一袋分成几次冲调,以免用水产生误差。
4、如果一次未喝完,下次饮用时可以隔水加热,切忌直接加水。
5、已经配置好的溶液,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否则应当倒掉。
05
拉肚子别慌,继续喂养!
宝宝拉肚子是考验妈妈心理的时候,继续喂养、口服补液是护理关键。
1、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给宝宝喂母乳,但是需要喂得更加频繁一些,可以给宝宝给予一些口服补液。
2、配方奶喂养的,在腹泻后的头12小时,给宝宝口服补液盐水,随后小分量,但更加频繁地给予配方奶。
3、对轻微脱水或者没有脱水的宝宝,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吃平常吃的那些食物,加上适量地补充一些口服补液。
建议妈妈都在家里备点口服补液盐,宝宝拉肚子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不会有什么危险。
06
这医院
1、宝宝未满3个月,或者3个月以上的宝宝腹泻时间超过24小时都没有缓解,那么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2、大便带血,医院检查一下。
3、宝宝几个小时拒绝喝水或吃东西,这可能导致脱水。
4、宝宝不玩了,躺着不动,蜷着腿,不让妈妈碰肚子,头上都是汗液。
5、宝宝发生了重度脱水,也就是出现了嗜睡、眼窝凹陷等症状,这种情况还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6、给宝宝口服补液盐水的主要目的是让妈妈知道预防脱水的方法,如果宝宝的情况妈妈无法判断,医院。
相关阅读
宝宝腹泻了,这些你懂吗?不同的腹泻有不同的症状,相应的家庭护理或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由于近期受换季的影响,有关宝宝腹泻的咨询依然很多,今天给大家讲解关于宝宝腹泻的知识。
1
肠道病毒感染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3、4月是高发期。6个月到6岁的宝宝最易感染。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有的宝宝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腹泻最严重。家庭护理: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不能滥用抗生素,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说只要家庭护理得当,一周左右可以自愈。2、家庭护理,主要采用饮食疗法,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喝些浓米汤,奶粉稀释喂养或喝腹泻配方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胃口好,按照日常规律喂奶或适当减少;吃纯牛奶的宝宝可以将奶煮开,去掉奶皮(脂肪)喝,利于消化,不必禁食。3、宝宝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光补充白开水,小肠是不能很好吸收的,为防止脱水和引起电解质紊乱,需要口服补液盐溶液(不管是哪种腹泻能可补充补液盐溶液)。4、一出现腹泻时就开始补充益生菌,可以缩短病程。预防:1、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吃生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2、发现感染隔离观察和治疗;宝宝不接触患者。3、3岁以下宝宝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就可以了。2
受凉或感冒引起的腹泻宝宝娇弱的体质,面临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凉、感冒,继而出现消化不良,这也是最长见的消化异常原因之一。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5次以下,大便带颗粒、酸臭,因为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有时会腹痛,便检无细菌和病毒感染。保暖后、感冒恢复或减少食量时会缓解并恢复。家庭护理:受凉或感冒引起的腹泻不会太严重,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可以按照以上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进行,适当补充益生菌。若是伴随积食腹胀的症状,除了减少食量,还可服用健脾消食的药物。预防:1、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不能使宝宝腹部和胃部受凉,不让孩子久哭,以免吸入冷空气,使肠蠕动紊乱,导致消化异常。2、喂奶粉的宝宝,留意奶液温度,如果已经凉了,温热再吃。3、及时治疗感冒。3
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以下几种情况: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新生儿吃奶粉或母乳就腹泻,多为此原因,与家族遗传有关。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腹泻后,吃含有乳糖的食物会再次腹泻,带宝宝乳糖酶分泌足量或活性恢复后,症状消失,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家庭护理:1、先添加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再逐渐喂母乳或普通奶粉,根据耐受情况增加含乳糖奶类的量。2、可以添加乳糖酶辅助消化。3、乳糖不耐受腹泻产生时,需要停止含乳糖食物的接触,可以选择无乳糖配方的奶粉,大点的孩子可以吃稍加热的酸奶。4、腹泻恢复后不要立即按照正常比例添加配方奶粉,可以先稀释,待宝宝乳糖酶活性增强再增加到正常浓度。5、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利于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4
肠道细菌感染常见的是痢疾,细菌感染比病毒感染严重,妈妈需要特别小心,分清楚和病毒感染的区别。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脓血便等表现,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而痢下,呕吐不一定严重。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家庭护理:1、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禁油腻荤腥的食物。2、对于高热、腹痛、失水的,给予退热、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ml,食用盐1.75g)或口服补液盐,有呕吐现象的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服用抗生素时和停药后可服用益生菌减少抗生素的对肠道的副作用。预防: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2、在痢疾流行的季节,医院,不能接触患者。相关阅读
宝宝腹泻并不都是拉肚子,也有可能患上了凶险的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儿童最常见、最严重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这种病的特点就是:发病很急,来势汹汹,在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如没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痢疾是不是拉肚子?
拉肚子和痢疾是不同的,拉肚子多半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通常1天左右就能恢复;痢疾则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道感染上细菌之后,使人体机能发生紊乱,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致人脱水并危机生命。
看四点区分痢疾与拉肚子
一看大便的形状
拉肚子:稀便,不成形或是水样便。
痢疾:水状或脓血样大便,有泡沫和黏液。
二看大便的次数
拉肚子:每日大便次数多于3次。
痢疾:每日大便10—20次。
三看病因
拉肚子:与病毒感染、吃了不洁食物及腹部受凉有关。
痢疾:细菌感染。
四看是否有其他症状
拉肚子:一般仅有腹泻症状,宝宝精神良好,有时可出现腹痛、呕吐。
痢疾:高热可达40℃,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症状,中毒性痢疾还可出现怕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中毒性痢疾有3个特点
一是起病急。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可在几个小时内发病,并且病情发展迅速。
二是来势汹汹。发病之初即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在很短时间内体温飙升至42℃,患病宝宝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几乎摸不到脉搏,有的还出现抽风、神志不清等症状。
三是容易被误判。不少细菌感染的宝宝,腹泻的症状却比其他症状来得晚,因此容易被父母忽视,误以为是其他疾病。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还是一种凶险的消化道传染病,常在肠道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医院
在两种情况下父母医院。
1、腹泻的同时有高热、呕吐及便血的现象。
2、即使没有腹泻,但是突发高热、抽风时。
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应该马上去看急诊。
治疗要彻底
您已经知道本病是细菌感染所致,治疗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初次感染后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细菌就会产生耐药性,造成病情反复、病程延长,将出现最麻烦的局面,宝宝腹泻刚好,没几天却又开始拉肚子了。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1、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大便次数频繁的,应用便盆、布兜或垫纸,以保存体力。
2、饮食:以流食为主,开始一二天最好只喝水,淡糖水、浓茶水、果子水、米汤、蛋花汤等,吃牛奶有腹胀者,不进牛奶。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稀饭、面条等,切忌过早给予刺激性、多渣、多纤维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品,可鼓励患儿多吃点生大蒜。
3、保护肛门: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尤其是小孩肛门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肤容易淹坏溃破,因此每次便后,用软卫生纸轻轻按擦后用温水清洗,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类油膏。
4、按时服药:要坚持按照医嘱服药,不要刚停止腹泻就停止服药,这样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很容易转为慢性痢疾。
5、在恢复好转期间的患者,由于肠胃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1、隔离。要预防菌痢,首先应隔离患病的宝宝,防止传染给家中其他人,造成交叉感染;同样,家中有其他人换了痢疾也必须隔离。
2、及时处理污染物。被患有痢疾的病患接触过的物品,都要进行消毒;患儿的大小便应当立即冲洗干净。患儿的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必须随时消毒。治疗结束后,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喝开水不喝生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不吃凉拌菜,不吃生的瓜果,剩饭菜不要给宝宝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被苍蝇叮过的食物上或许就携带着致病菌;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如婚丧娶嫁等;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
4、保证环境卫生。室内必须保持清洁,由于痢疾杆菌可通过饮用水、食物传播,因此家中的食物应当保存在干净卫生的地方。另外,厕所及存放污水的地方必须每日清洁。
5、不滥用抗生素。如果平时不滥用抗生素,患上痢疾之后药物就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换药,否则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6、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可能会造成胃肠道抵抗力降低,从而使病菌趁虚而入。
关于痢疾的两点常识
1、哪个季节容易发生痢疾?
痢疾杆菌在夏秋两季最活跃,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北方,7—8月是高发期;在南方除冬季外均可发病,以夏秋为主。
2、哪些人易患痢疾?
儿童是细菌性痢疾的易患人群。资料表明,2—7岁儿童发病最多,其次是20—39岁青壮年,1岁以内的年龄组最少发病。在青壮年及儿童中,无性别差异,老年人中,女性比男性多。菌痢的发病,与免疫力降低有关,尤其是肠道的局部免疫力起主要作用。在生活中可以见到,两人吃同一份污染食物,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经验或疑问,欢迎留言与我交流,谢谢您!
大家都在看
儿科补液三部曲
孕妇腹泻如何食疗
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
感染性腹泻进入高发期
儿童腹泻病的诊疗原则
预防秋季小儿轮状病毒远离病毒性腹泻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