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女孩问:“该不该把工资交给父母保管?”这个女孩在都市工作,每个月工资,她租房花掉,吃饭和生活费用左右,买衣服和化妆品在左右,平时跟朋友聚餐费用,还剩下多。她母亲给她打电话,斥责道:“你每个月工资也不低,钱都给谁了,以后每个月给我,你也该孝顺父母了,我也可以帮你存起来。”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成年人有自己存钱的权利,父母不该干涉过多。还有人认为,把钱给父母,早晚被父母花掉,等你结婚想用钱再问父母要时,很可能就没有了。一边是儿女想要独立,一边是父母想要管控,看上去是为了你好,其实还是父母的权威感在起作用。有多少父母,希望儿女听话,不知不觉在用自己的思维干涉对方,殊不知,有时父母的为你好,却给了儿女很大压力。有人将这个现象称之为“新型不孝”,意思是父母将儿女抚养长大,等儿女在城市立足后,认为自己完成了任务,希望儿女能回家多孝顺自己一点,让自己在乡亲们面前有面子,如果儿女不配合,就很容易被认为不孝。有网友评论说:“有的父母只关心自己的面子,可知儿女在哭泣。”真的很扎心,在父母眼里,儿女能在都市立足很有前途,可儿女付出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01.有一些年轻人,在拿命换钱近日,一名98年的女孩在下班路上倒地,再也没能醒过来。这个女孩长时间加班,“”是工作常态,出事那天,她加班到凌晨一点半。在她工作的软件里,发出的最后一条签名是:为多多守边疆。看到这个消息,瞬间湿了眼眶。22岁,花一样的年纪,一定充满了梦想,但因为长时间透支体力,让自己的生命嘎然而止。下面有人评论说:“看上去很光鲜的职业,但很多人都在以命换钱。”没错,工作后我们会发现,加班、熬夜都是常态,由不得自己。下午,我在上班时,闺蜜王云打来电话,说她住院了。上周,我们还一起聚餐,她怎么说病就病了?王云说:“到年底工作很忙,每天都熬夜到十二点,最近老是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刚开始以为是缺觉,谁知突然肠胃难受,痛的受不了,医生检查说得了急性肠炎,跟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我去看她时,她拉着我手说:“一定不要再熬夜了,真的是拿命换钱,等有天身体亮了红灯,再后悔就晚了。”是啊,在身体健康时,我们都忙于工作不知道珍惜,可每一次熬夜,身体都给你记了帐,早晚得还。02.给儿女一些空间,孝顺可以分好几种父母和儿女发生冲突,主要体现在思维差异上。有的父母生了好几个孩子,生活压力很大,就希望儿女长大后,能帮衬一下家里。我同事刘女士就是如此,她不止一次在我们面前说:“我女儿花钱太厉害了,晚上不回家吃饭,在外面吃多浪费呀。”刘女士一共有3个孩子,大女儿学校毕业2年,在一家学校当老师。双胞胎儿子在读高中,每个月都需要准备左右的生活费,再加上以小时计费的辅导班,真的让她感到入不敷出。于是,她将希望建立在女儿身上,好几次都听她打电话对女儿循循诱导:“闺女,你要孝顺父母呀,平时省一点花,每个月往家里寄块,应该没问题吧。”如果女儿哪个月没有寄钱,她就会很焦虑,担心女儿又乱花钱,不知道节约过日子,也不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在她过生日时,她又给女儿打“闺女,老王家的闺女给她母亲买了一对金耳坠,真是孝顺,我马上也要生日了,你准备送什么给我?”这样的利己思维,很容易给母女关系带来矛盾,而刘女士认为的孝顺,只是自己的片面想法。真正的孝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关键在于彼此用舒服的方式相处,儿女能在父母年老后,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如果父母还在中年时,就希望儿女挣钱贴补家里,这不是孝顺,而是父母的私心。03.互相理解,才能让家庭更幸福电视剧《天道》中,对于孝顺父母有一段精彩的对话。丁元英兄妹三人,平时他在外地工作,父母多有妹妹照顾,他负责费用。父亲突发中风住院病危,他赶回去后照顾父亲,大哥问:“如果父亲真的成植物人了,该怎么办?”丁元英:“那就把管子拔掉。”母亲哭泣道:“都说养儿防老,就落得这么个下场?”丁元英:“如果养儿只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么伟大,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主动承担为人儿女的义务,就是孝顺,让父亲走的有尊严,也是我的心愿。”初听觉得冷酷,细细品味,意识到很有道理。如果付出只是为了回报,真的就成为了交易,当我们都能站在各自立场主动付出时,家庭关系自然就好很多。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我们要不要将钱让父母保管?聪明人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会考虑自己的初心,如果自己有意愿给父母保管,这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内心不愿意,不妨直接拒绝。身为父母,也要体谅儿女的难处,在都市工作、生活,并不代表就能在都市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的人为了工作低眉颔首,只为能生活下去。当儿女回家时,多一点鼓励和欣赏,能让儿女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家庭关系幸福和谐,儿女自然耳濡目染,对父母孝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hl/2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