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业遭受非瘟与价格的双重洗礼,使得很多猪场放松了对其他疾病的防控。同时,趁着猪价低迷很多猪场更新优化种源,大量后备母猪入群,使得今年秋冬春病毒性腹泻与蓝耳的防控压力加大。在第十届李曼大会上,行业专家也对病毒性腹泻给出了各自的防控及净化方案。
每年秋冬季天气寒冷,猪群尤其是哺乳仔猪经常出现以腹泻、脱水、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且新生仔猪出生一至两天即可出现剧烈水样腹泻,七天左右便可感染全群,仔猪死亡率接近%。相信大家应该都见过这种症状的疾病。
该类剧烈腹泻伴高死亡率的疾病为症候群,引起的病原多以病毒为主。尤其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频繁降雪冷冻,非常利于病毒的传播。从而造成秋冬季病毒性腹泻发病较重。
这些常见病原为:传染性胃肠炎(TGEV)、流行性腹泻(PEDV)、轮状病毒(RV),其中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和发病率约占病毒性腹泻60%-70%;轮状病毒约5%,混合感染普遍,发病猪场混合感染占30%左右。
此类疾病危害最大的为哺乳仔猪,尤其是十日龄内仔猪死亡率最高,首先发生于母猪及中大育肥猪食欲减退,感染病程约7-10天可自愈,但育肥猪发病期与愈后五天内生长停止,个别猪会体重下降,后期快速蔓延至产房、母猪奶水带毒或无奶;仔猪吃奶后水样腹泻3-5天脱水死亡。
临床症状及剖检:仔猪病毒性腹泻综合防控:(一)防控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