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将这一天称作“夏至”。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也被称为“夏至节”。一起看看夏至都有哪些习俗吧。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农人为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所以自古以都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消夏避伏
“从周代始,历朝朝廷在夏至之后,皇家会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在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会用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也有的会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冬至馄饨夏至面
“在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无论南方、北方,在夏至这天都会吃各种各样的面食,如:阳春面、干汤面、炸酱面、凉面等。也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麦粽”与“夏至饼”
“夏至日,有些地区,农家将面擀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称“夏至饼”。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夏至九九歌”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生动形象地反映夏至后日期与物候之间的特点,从“夏至九九歌”中也可以看出,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时候。
气候越来越炎热,人们对「清爽、凉快」这样的字眼完全失去抵抗。口腹之欲呼应着生理渴望,只有当季生产的瓜果最能满足炎夏;只要在料理上来点变化,依循着节气饮食,就能吃得健康又满足。
相关食材冠苦瓜:清热祛暑
中医学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经,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等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作用,适宜夏季烦热、口渴多饮、中暑发热等病患者服食。
菜花:生津止渴
有白、绿两种,有增加食欲、生津止渴、解热毒等功效,同时也含丰富的维生素C、B群、胡萝卜素。
南瓜:补中益气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南瓜,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特别喜欢这看起来黄澄澄,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南瓜。南瓜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其含有的膳食纤维非常细软,易吸收。南瓜粥、炒南瓜、蒸南瓜都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养胃美食。血糖高的人群可以选择食用蒸南瓜,每餐吃一块正合适。
菠菜:润肠止渴
菠菜可补血润肠、止渴,为避免菠菜中的草酸与钙形成草酸钙盐,建议先以热水汆烫,去除草酸再食用。
金针菇:清热解忧
可补气养血、清热去湿、解除忧愁愤怒,也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纤维质、钙、磷、铁等营养素。
莲藕:安神凉血
莲藕具有清热安神、凉血散瘀功效,含维生素B、磷、铁等矿物质,可改善贫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压。
西瓜
1.清热解暑、补钾;
2.水分多,营养丰富,含有钙、磷、铁、钾等多种营养;
3.冰西瓜最好放置半小时再吃,冷藏会增加它的凉性,刺激胃肠。
李子
1.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促消化;
2.果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3.食用要适量,忌多食!
夏至怎么煮?清淡的饮食方式是王道,做一些凉拌菜品来搭配,在炎热的时节增进食欲,另搭配一些天然食材或香料来增加食欲和料理的变化性,例如:百里香、薄荷、迷迭香等,一同做成菜肴,简单烹调又可配色,像是以迷迭香腌渍的烤鱼片。
山东食俗·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凉面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夏至谈养生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注意保护阳气!
1.应晚睡早起!还应每日午休半小时,既避免午时的炎热又可以恢复精力。
2.中医还认为头部是阳气汇聚之地,所以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不可头对着窗户,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很严重。
3.养生专家表示,消除一天的酷热疲劳,最好的方法是洗温水澡。不仅可以“宣泄阳气”使皮肤清洁凉爽,还可使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
4.夏至还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体质寒凉,易生病的朋友可以多服用红糖姜汤水,祛湿排寒、温热暖胃。暑天服用可等到自然凉下来再喝。
5.夏至之后要防中暑,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这些气温较凉爽的时间段,在河边、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慢跑、做广播操为好。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山东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