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与主要症状
貉、狐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为犬细小病毒。其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粪便呈黄灰色、黄灰绿色水样,有恶臭,混有粘液和气泡,或脓血呈粉红、暗红色;后期多呈煤焦油状,汪汪混有血丝。早期鼻镜干燥、拒食、高热40~41.5;后期尿呈粘稠茶色,卧笼不起,消瘦衰竭,麻痹痉挛而死亡,死前腹部膨胀,口鼻流淡红血水。个别新生仔兽和老兽,由于病毒侵害心肌,往往未见任何症状就死亡。
(2)防治办法
本病虽然尚无特效疗法,但在流行过程中,可应用抗生素防止合并症。肌注硫酸庆大霉素2万~4万单位,饲料中投给氯霉素每日0.1克,连投5~6天,间隔7天;对体质衰弱的病貉、狐,可用10%葡萄糖液30~50毫升,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各1毫升,皮下多点注射补液;对腹泻剧烈、脱水严重者,也给予黏膜保护药物。该病的预防,在12月~1月份及分窝后的7个份,皮下接种病毒性肠炎疫苗。今年国内应用水貂病毒性肠炎灭活性疫苗进行接种,收到较好预防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生产的水貂病毒性肠炎同源组织灭活疫苗,对犬科动物,如貉等即可用作预防接种,也可做紧急接种。仔兽应于分窝后2~3周进行预防接种,发病兽群可进行紧急接种。其用法和用量:皮下注射水貂1毫升,成貂3毫升,仔貉2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