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用药的常见问题1

根据小编的观察发现,来我们佩欧霓的好多都已经是宝马爸妈了,鉴于平时生意忙绿,估计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心里想必甚是挂怀,特别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尤甚,老一辈的育儿理念已然落伍,有鉴于此,小编从今天起,会发一些有关科学育儿方便的知识给大家看看!纯手打,谢谢支持!

快速分辨感冒类型

Q:宝宝感冒是不是分很多种呢?冬天一换衣服就受凉了,然后流鼻涕,有时衣服穿多了出汗也会感冒,这是为什么呢?平时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A: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30%-50%),其次为冠状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肠道病毒(<5%)等;引起流感的病毒主要有两种类型——甲型和乙型。根据病毒表面蛋白种类的不同,甲、乙型流感病毒又进一步分类为不同的亚型,如H1N1、H7N9等。

孩子出汗时,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处于开放状态,以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来。若换衣服时受到冷风刺激(如穿堂风),汗毛孔没有及时关闭,仍然持续开放,向外散热,而毛细血管却遇冷收缩,血流减少,使得宝宝的体温调节与血液循环失衡,抵御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指使孩子感冒。

平时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穿太多出汗太多,同时避免出汗后吹风。

Q:宝宝15个月,感冒不能时常吃药和打针。在日常家庭护理中,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有什么需要注意区别的吗?

A:即使是大一点儿的宝宝,感冒时我们也不主张时常吃药和打针,护理得好完全可以不药而愈。现代医学里没有“细菌性感冒”这样的诊断用语。感冒就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着病程的进展,有少部分体质弱的患者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肺炎等。当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出现时,患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感冒了。如果医生诊断宝宝的感冒继发或者合并了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感染,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一旦使用抗生素,需要足剂量、足疗程地规范使用,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能随意停药。

病毒性结膜炎

由感冒引起的病毒性结膜炎是自限性的,通常病程持续1-2周可以自愈。症状轻的话不用药物治疗。眼睛红、肿、痒症状严重的两岁以上伴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宝宝,可以选择使用含抗过敏成分和减充血成分的滴眼液如那素达缓解症状,但这类药不会缩短病程,只是缓解不舒服的症状。护理时要认识到病毒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可以接触传染和由污染物传播。为避免交叉感染,宝宝要注意隔离,不能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他人。此时宝宝自身抵抗力也较低,容易合并感染其他疾病,故宝宝应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宝宝在接触自己的眼睛或鼻腔分泌物后要彻底洗手。

Q:宝宝23个月,怎么分辨是热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还是冻感冒啊?每一种感冒需要怎样护理呢?

A: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说法是中医对感冒的区分,西医没有这样的说法。西医将感冒分为两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以流鼻涕、鼻塞这类的卡他(黏膜炎)症状为主;流行性感冒是浑身酸痛的症状和发高烧的症状比较严重。因为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毒力一般比较强,所以产生的并发症通常也比较严重,如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尽管两种感冒的诊断和表现的症状不尽相同,但护理方法是大同小异的。

Q:最近我们这边发生肠胃性感冒(胃肠不舒服)的宝宝特别多,比如我朋友的宝宝才3个月,没有添加辅食,也得了肠胃性感冒。我家宝宝后来也发烧了,医院确诊为肠胃性感冒。没多久,我姐姐家的宝宝也得了肠胃性感冒。想咨询一下,是不是过年期间串门走亲戚。大人身上带的细菌传到宝宝身上了呢?

A:严格意义上讲,医学定义里没有“肠胃性感冒”这种诊断,只有“感冒”和“病毒性肠胃肠炎”这两种诊断。感冒指的是病毒侵犯上呼吸道引起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病毒性胃肠炎指的是病毒侵犯胃肠道黏膜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除了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症状外,也会有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且若是腺病毒或轮状病毒,也可能会同时侵犯呼吸道,引起患者轻微流鼻水或喉咙痛。无论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病毒性胃肠炎,都是可以通过接触或者呼吸传播的传染病,容易在人口密集的人群中传播,因此应尽可能让宝宝远离密集的人群,与生病的亲戚进行隔离,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水是最好的降温药

Q:我的宝宝发烧了,体温不到38.5℃,我想给他物理降温,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A:对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只要宝宝腋下温度在38.5℃一下,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良好,玩耍等活动不受影响,就没有必要使用药物退烧,可以先为宝宝物理降温试试。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给宝宝洗澡时,建议使用的水温是35-37℃。还要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间的温度低于浴室温度很多,给宝宝洗完澡后,要给他擦干了再抱出浴室。另一种方法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毛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体降温的原理是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让他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且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时,沾在身上的水分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小编注: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宝宝发烧,选择退烧药才是第一选择,物理降温并非行之有效。小编不是医生,只是把有歧义的观点也摆出来,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套不一样的理论。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我会谈谈为什么会有物理降温不是第一选择这一观点。)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严重感染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感染等其他病原体感染。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耳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摄氏度,肛门温度超过38℃定义为发烧。腋温37.3-38℃为低热。38-39℃属于中度发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一般情况下,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降低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但是持续高热可能会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损害身体器官。

Q:宝宝发烧了,听说需要多喝水,可以帮助降温,但是宝宝不爱喝水,有什么好办法给宝宝喂水吗?

A:宝宝发热的时候要记得多给宝宝喂水,水分排泄的过程可以加速宝宝体内热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非常小的宝宝,家长可以使用药用滴管,像喂药一样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宝宝嘴里,往里面挤水,少量多次地喂,虽然家长辛苦点,但能保证把水及时喂给宝宝喝。鼓励大一点的宝宝多喝水,可以和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戏,或者跟他玩谁喝得多谁赢的游戏。宝宝在趣味游戏中是很容易接受建议的。我们要做智慧的家长,想一些办法来帮助宝宝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体温降下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ys/1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