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刘志强想起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0468.html

第期

想起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刘志强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

我在观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时,想起了当年中学语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仿佛听到著名军旅作家魏巍这位亲历战火的老人正娓娓向我道来:“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梨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由此可见,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作者题记

近日中央一台播放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该剧以全景式、史诗般地再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阶段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其宏大的战争场面、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震撼心灵的真实故事为我们还原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

“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为什么会被补给不足、武器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打败?”这是《跨过鸭绿江》播出期间许多年轻人发出的共同的质疑声。

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铁原阻击战、上甘岭战役,《跨过鸭绿江》仅用这几次具有代表性的激烈战役就给出了毋容置疑的答案。

此时此刻,我坐在电脑桌前的椅子上,回忆着《跨过鸭绿江》的剧情,眼泪又一次的流了下来……

我想起了读中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军旅作家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更别提对作者魏巍的了解了。因为从年开始,这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竟然被人从教科书中删除了,删除了整整20年啊!

为何要从教科书中删除《谁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年3月份,《谁是最可爱的人》又重新回归到全国统一使用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中!

作者魏巍何许人也!为何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灵的爱国名篇?

魏巍,原名魏鸿杰。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的他就喜爱文学,中学时代他便在郑州的报纸上主编过《芦笛》周刊和《铁笛》周刊。后来他依靠勤工俭学,又读了几年师范。双十二事变后,从进步书报中接受了革命思想。那时,正值年抗战爆发,17岁的他辗转来到山西前线参加了八路军,考入八路军第师军政干部学校,入学时把名字改为“魏巍”。入学一个月后,师军政干校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年初又并入抗大,魏巍被编入抗大三期政治队学习,并于同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2月他作为八路军记者团成员,来到晋察冀边区,被分配到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辑科,编辑《抗敌副刊》。后又被分到部队,经历了平津战役及整个华北解放战争。北平解放后,被任命为华北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团政委,随部进军陕西、宁夏,参加解放大西北和剿匪斗争。

年5月,魏巍从宁夏奉调回京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志愿军赴朝参战一个月后,他主动请缨,第一次赴朝鲜调查了解美军战俘的情况,随后留在战地采访部队。

在朝鲜时,魏巍无数次想,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么英勇,硬是不怕死呢?那种高度的英雄气概是怎样产生的呢?他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志愿军中各种岗位上的同志。

年3月,魏巍从朝鲜回国,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他在志愿军指战员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感召下,写出了轰动全国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并于同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

毛泽东主席读后批示:“印发全军”。

朱德总司令读后连声称赞:“写的好!很好!”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战地通讯,当时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内部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响,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和士气,激发了国内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情。

周恩来总理在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直接推开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战地通讯就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一直影响着几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的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而这一切,把我完全感动了。”魏巍后来回忆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这样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每当我和他们坐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满心眼儿地高兴。这次我到朝鲜去,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我看到他们在朝鲜战争中,虽然面临的任务是这样艰巨,作战环境是这样艰苦,但我们战士的英勇,比起我过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看到的,还有着更高的发展。特别这种英勇的普遍性,更是空前的。”

作者在文章开头,直接把读者引入主题: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作者在描写朝鲜战争的艰苦时,这样写道: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

“怎么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

“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从战士们这朴实的话语中无不见证着“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者在描写朝鲜战争的残酷时,这样写道:

在朝鲜战场的松骨峰战斗中,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用带火的身体扑向敌人,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在这次战斗中,作者还写道:“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军旅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烈士”井玉琢,其实并没有死。由于当时他的伤情非常严重,医院抢救。又由于恢复的时间比较长,后期就和部队失去了联系。再后来就只好返回家乡黑龙江七台河务农了……

如今,井玉琢“烈士”已安息于七台河市烈士陵园中!但是,他的精神将万古长青,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目中!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烈士”李玉安,其实也没有死。当时,战斗中李玉安代理排长指挥作战,身负重伤,昏倒于战场。战后作家魏巍采访时,把他误作烈士写入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李玉安并未牺牲,当晚苏醒后被朝鲜人民军一个司号员背到附近一间民房里,后被志愿军某部收容救治,辗转送回祖国。

李玉安回到祖国后,几十年来一直隐功埋名,继续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始终保持着一位老战士、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年1月10日,李玉安逝世于黑龙江省巴彦县。

作者在文章结尾,这样描写道: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梨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样,作者紧紧扣住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让人们感觉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

关于朝鲜战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从观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到想起《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从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被删除,到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又重新回归到全国统一使用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中,无不透露着一个重大信息,那就是我们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

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加强!中国需要爱国主义,共和国的精神需要世代传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还好,这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了!

 (责任编辑:单斐)

作者简介

刘志强,笔名大树,出生于山东省曹县,现居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文学爱好者,曾在《中国报告文学》《北方作家》《关东美文》《知青文学专号》《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生活报》《黑龙江工人报》《七台河日报》《七台河矿工报》《七台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

投稿福利与要求1、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2、稿件要求内容健康,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题材不限,体裁不限。3、稿件须原创首发,严禁抄袭、剽窃、侵权,尤其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ys/22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