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
上图是轮状病毒
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2~3天。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30%~50%患儿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其他伴发症状有腹胀、腹鸣、腹痛和恶心、呕吐等。腹泻重者可发生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较短,一般3~5天,多数具有自限性。免疫缺陷患者可发生慢性症状性腹泻。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出现相似肠道症状患者,应注意本病。
2.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
预防1.管理传染源
应早期发现患者及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及疑诊患者实行严密的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医院要严格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免疫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可在临床应用。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
这个季节,小孩子拉肚子比较多见,经过检查,发现大多数是轮状病毒腹泻。轮状病毒腹泻,常见于秋冬季节,常表现为蛋花汤样稀水便,易引起脱水。轮状病毒腹泻属自限性疾病,病毒一般在体内存留5~7天,无特效药治疗。主要治疗是对症支持治疗,避免脱水,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严重的才需要静脉输液纠正脱水。轮状病毒引发腹泻的原因是病毒引起小肠黏膜损伤,导致小肠黏膜上乳糖酶水平降低,出现乳糖不耐受,引发腹泻。因此,如果是吃奶粉的孩子,应换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直到腹泻完全好转,再用1~2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有人问,孩子拉得太厉害,看得人心疼,能不能用点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来加快孩子康复呢?答案是不能!令人意外的是,抗生素不仅仅不能加快康复,还会加重因乳糖不耐受症引起的腹泻!所以,应禁止对轮状病毒腹泻的孩子使用任何抗菌素,除非他们合并了细菌感染!在没有证明合并细菌感染时,对此类患儿使用广谱抗菌素是极不合适的。刚才提到,对轮状病毒腹泻,最关键的就是对症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护理!家长要细心护理宝宝的小PP,避免反复腹泻导致的红屁股。家长还要留意孩子的尿量、便量和进食水的量!这些都是判断孩子病情轻重、是否需要医疗干预的关键!要是家长发现孩子6~8小时没有尿(中度脱水)或呕吐消失后再次呕吐不止(可能有肠梗阻),医院就诊,需要静脉补液。如果孩子尿量不少,可以进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利用处方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预防脱水加重。家长还要注意合理喂养,以易消化的淀粉类饮食为主,哺乳期鼓励母乳,可增加哺乳频次,减少每次的哺乳量,饮水中可适量加些食盐和糖。有些人说轮状病毒腹泻要停母乳,那是完全不科学的!绝大多数孩子经过以上处理,不到一周即可康复,医院。但是,有一医院,那就是孩子没尿或呕吐不止。
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