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聪爸慧妈们:
你们好!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冬季传染病
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口部出现丘疹、疱疹。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性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1-14岁的孩子。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会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流行性腮腺炎
又名“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主要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
对于冬季传染病,我们是这样做
做好一日三检工作
幼儿园坚持做好晨检、午检、晚检的“一日三检”工作。早上入园时,保健老师为幼儿进行晨检,午睡前和起床后教师为每位幼儿进行测温、检查口腔、检查幼儿的精神状态并及时记录,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班级保育老师坚持每天对教室进行多次开窗通风,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要求,牢记不同物品的消毒配比比例,对班级各种物品进行擦拭、清洁、消毒。对幼儿园园内、户外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坚决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幼儿园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老师们根据每天的气候变化,结合幼儿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幼儿进行早操、户外活动,帮助幼儿每天都能得到锻炼,增强体质。
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冬季天气干燥,温差大,寒凉。幼儿园结合季节及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制定带量食谱。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且性味平和的食物,如梨、芋头、山药、银耳、芝麻、莲藕、绿叶菜等,充分利用应季食材,使幼儿得到最新鲜的食物,能吸收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使大脑及机体器官组织充分发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应对冬季传染病,家长这样做
1.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动;
2.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4.多饮水,保证每天摄取充足的水分;
5.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6.及时为幼儿做好自查工作,发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7.进行疫苗接种;
8.出行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9.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有流感症状的人。
传染病防控小知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都要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掩盖。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不与他人混用。
保持充分的睡眠
通过睡眠,人体的大部分器官得到休息,如得不到休息,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睡前可以进行适当的散步,看看美丽的花草、树木等。
穿衣细节要注意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并选择舒服宽松的棉质运动裤。
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编辑:虞琪佳
审核:冯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