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隔代亲,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确实是这样,家里的老人对待孙儿辈的孩子总是格外的疼爱。但是很多时候,老人给孩子的是溺爱,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孩子可遭罪不少。
小杰家在重庆,已经2岁了,爸妈的工作都很忙,小杰两岁以前都是妈妈在照顾,但是妈妈上班后,越来越忙,忙的没时间照顾小杰,后来就就想着把小杰送回奶奶家照顾,过节的时候,爸妈领着小杰回到家里。
奶奶真的是开心的不得了,听说要回来已经准备好了一堆零食和玩具。抱着小杰是不撒手了。可是小杰的状况不是很好,食欲不佳,也不爱吃东西。
老人的思想就是孩子不吃饭,肯定要饿着,就看小杰爱吃什么零食,就多买了点,孩子一个劲吃了很多零食,没想到晚上的时候就开始发烧,吃了发烧药之后一直反复不退,医院后,才发现孩子是积食了,后来吃的零食加重了脾胃负担,造成孩子肠胃炎。
积食的情况,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过,孩子的消化系统还不完善,高脂肪、油脂的食物给孩子的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并且如果家里还存在追赶着喂饭和油腻重口味的饮食,那么孩子的脾胃会经常出问题。
秋季养脾胃,先解决积食问题
1.积食喝乳清,脾胃跟着好
孩子积食后,首先食欲会下降、口气严重,其次肚子胀、大便不正常,最后会出现咳嗽不止,发热不断。这些都是需要妈妈去观察的,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家里做的好吃的很多,孩子很容易会吃多,这时候就需要给孩子多补充寡糖乳清。
寡糖乳清每天给孩子喝,能够促进脾胃动力,帮助体内积食的排出;并且能够保护肠胃不受伤害,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平衡肠胃环境。还能够缓解积食产生的久咳不停,发热以及消化不良的情况,经常喝,孩子的脾胃也会好。
2.“一黄”和“一黑”,脾胃养得好
黄色食物是养脾胃最好的食物,所以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吃点黄豆和黑豆,以粥的形式给孩子喝做好。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那些油腻辛辣的食物。零食也要少吃,孩子的肠胃很脆弱,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积食的情况。
饭后多给孩子揉揉肚子,顺时针和逆时针各80次,帮助孩子的肠胃蠕动,减少脾胃负担,特别能够防止孩子积食的产生。
正值中秋佳节,家里肯定会准备很多好吃的,大鱼大肉也会很多,这个时候就要控制一下孩子的饮食,吃完饭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帮助食物的消化。(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