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写作业的时候,有个字写错了。妈妈提醒他:“这个字写错了……”没想到,小明就像受了好大的委屈,带着哭腔、大吼一声:“我知道了!”妈妈吓了一跳:我就说了一句话,他怎么这么大反应?这孩子怎么都说不得了?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急?先别急着给孩子扣上一个“情商低”、“怕挫折”的帽子,让我们看看孩子的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动“脑补”的大脑咱们大脑有个“脑补”的能力,比如,当我们看到下面这张图,大脑会自动把它脑补成圆形。这是因为,在认识圆形的时候,大脑中的视觉神经将圆形抽象成一系列的关键点、线,这些关键的神经元联系在一起,形成神经环路。而一系列的跟圆、球等知识相关的神经环路又相互联系,形成神经网络。下一次,只要视觉接收到几个与圆形相关的关键点,对应的神经元就会把它所在的神经环路全部点亮,接着如燎原之火一般,把整个神经网络都点亮了。因此,我们只需要看到少量的线索,就能够立即脑补出事物的全貌:仅凭下面这一双眼睛,我们就能判断出,这是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但是,这么了不起的功能,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小宇在一次吃了不新鲜的虾之后,发了急性肠炎。在那之后,每次看到虾,他就会感到胃里不舒服。情绪和感受信息虽然看上去跟认知的关系不大,却常常被放在同一个的神经网络里。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情绪处理的杏仁核,与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紧紧相连,所以有些脑科学专家认为,情绪系统与学习系统在大脑中其实是一个系统。这就解释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为在我们学习、背诗的时候,同样被记住的,还有当时的情绪变化。一说就急回到刚刚的例子。小明曾经有一次惨痛的经历,因为写字不认真,被妈妈狠狠地教育了一通。于是,小明的脑子里形成了这样一些环路节点:妈妈说话、我做错了、写字、生气、委屈、恐惧……现在,当他在写字时,妈妈说他有一个字写错了。——这一下子就点亮了环路中的三个节点:妈妈说话、我做错了、写字。接着整个神经环路被点亮,孩子脑补出“妈妈又骂我”的桥段,进入委屈和恐惧的情绪,激发出原始的或“斗”、或“逃”的本能……大吼出声就可以理解了。孩子并不是“一说就急”,而是当前的一系列情境,点亮了孩子大脑神经网络中的,某个与情绪相关的神经元(记忆),引发出孩子一系例的自我保护行为。而更要命的是,许多时候这个跟负面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可能源于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的某个负面经历,随着大脑的不断发展,这个神经环路与许许多多其他的环路交织在一起,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它”跟着整个神经网络亮起来,再次体验到当时的糟糕情绪。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育儿专家都建议孩子在小的时候(3岁以前),要尽可能满足他的各种要求,避免负面体验——因为那些早期的神经环路,总是被各个神经网络反复调用。了解了原因,现在要谈谈怎么办了。显然,对于一些错误的包裹了太多负面情绪的神经环路,咱们要想办法帮孩子做“修正”。剩余47%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yy/2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