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郭××,女,63岁,于-09-10,因“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医院微创外科王震宇主任治疗组,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显著。
患者主诉为“间断反流、烧心伴上腹疼痛不适1月余”。患者于本次入院1月前,进食后间断出现反流、烧心伴上腹疼痛不适,无吞咽困难,曾就诊于外院,查胃镜示:食管裂孔疝?慢性浅表性胃炎。胸部CT示:左上肺斑片影,动脉硬化,食管裂孔疝。自述口服药物后,上腹疼痛减轻,进食后依旧反流,症状未见好转。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微创外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睡眠欠佳,进食可,二便正常,体重减轻约4KG。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年,最高/90mmHg,口服缬沙坦治疗,控制水平/90mmHg。否认其他病史,查体无阳性体征。
术前上消化道造影:1.食道裂孔疝2.胃炎
术前胃镜提示:1.食道裂孔疝2.浅表性胃炎
术前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值监测(DeMeester评分):63.70中度(正常值≤14.72)
患者经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于-09-18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患者平卧位,麻醉满意后,建立气腹,五孔法入腹,用分叶器挡开肝脏,分离小网膜,暴露食管裂孔和左右膈肌脚,见食管裂孔增大,部分腹腔组织疝入胸腔,分离疝囊,还纳疝内容物,于食管后游离缝合双侧膈肌脚2针,将胃底前折叠度,胃底与食管右侧壁、右侧膈肌脚固定3针,胃底与膈肌脚前联合左右侧各固定1针,确认创面无活动性出血。
腹腔镜操作孔位置
前o胃底折叠术
术者需要操作十分精细,且对胃食管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应良好显露双侧膈肌脚,充分游离疝囊,选择适宜折叠方式。王震宇主任及其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成功的以微创手术方式解除患者的疾苦。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反流烧心等症状消失,无术后并发症,顺利出院。
胃食管反流病
1.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经常被误认为是胃病,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2.反流性食道炎、食道裂孔疝有哪些主要症状?
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及反食以及吞咽困难等。进食后及夜间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和睡眠,严重的会造成患者痛苦不堪,难以忍受。
3.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有哪些危害?
如果长期不进行系统治疗或系统药物治疗仍不能完全控制症状的患者,不仅会出现食道的狭窄、溃疡、以致消化道出血,严重的可进展为食管癌。
4.微创治疗反流性食道炎、食道裂孔疝有哪些优点?
我院微创外科在多年微创技术的基础上,自年开展了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来治疗反流性食道炎、食道裂孔疝。在国外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已被确定为治疗反流性食道炎、食道裂孔疝的最佳手术方式。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抗反流效果好而且持久等明显优势,已被广泛应用。患者一般术后仅需住院3—5天,
5.哪些患者需要用微创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经内科治疗症状及食管炎仍很严重者,经久不愈的食道溃疡及出血者,合并明显食道裂孔疝者,年轻人需长期大量药物治疗者,反复发作的消化性食道狭窄等均需要手术治疗。
王震宇,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医学博士,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日本医院消化内医院基本外科进修,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主要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外科和腹部微创外科(腹腔镜和消化内镜)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将各种腹腔镜、内镜微创技术相结合,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专业特长。擅长微创(腹腔镜、内镜)治疗肝胆胰疾病(胆石症、胰腺炎、肿瘤等)、胃食管结合部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贲门失迟缓)、胃肠疾病及腹壁疝等。超声内镜诊断和治疗肝胆胰及消化道管壁肿物。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外科学组副组长,天津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泛亚)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中国消化内镜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等杂志编委。
王震宇教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外科第三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