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申明:本 以蹄部、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减食或废绝,随后在硬地上行走时呈明显的跛行,继而在蹄冠、蹄叉、蹄踵、副蹄、趾间、鼻盘、口腔黏膜、乳房皮肤等处发红,出现数量不等的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内的液体初期呈淡黄色、透明,后呈粉红色,自行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化脓、坏死,形成溃疡。 有继发感染时,蹄壳脱落而不能行走,常卧地不起,子猪常因急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而死亡,病程很短,致死率60%~80%。大猪多呈良性经过,无继发感染时,约两周左右自行康复。 猪口蹄疫潜伏期1~2d,病猪以口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侧卧不起或跪行。口腔黏膜有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和蹄踵等部位发红、微热、敏感,不久形成米粒至蚕豆大的水疱,内含灰白色或暗黄色液体,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糜烂,一周左右痊愈。若有继发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引起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和卧地不起等。病猪鼻镜、齿龈、唇、舌、咽、腭等部也可能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性溃疡;哺乳母猪的乳房和乳头也可能出现水疱或烂斑。哺乳仔猪患病时,少见水疱和烂斑,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病死率极高。解决办法:1、可用干扰素和胸腺肽注射猪腹股沟淋巴结部位,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2、可用头孢他啶和恩诺沙星用于控制口蹄疫的继发感染,用10%氯霉素酒精于口蹄疫的水泡和腐蹄治疗。
二、猪肢蹄病规模化养殖场猪的肢蹄病较多(非口蹄疫、水泡病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种猪因肢体病淘汰的不在少数,引起肢蹄病的因素较多,如遗传、营养、气候等,下面重点阐述因猪舍地面、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猪的肢蹄病及防治办法。
发生原因1.圈面因素
在裂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发生裂蹄的多。这与圈面的光滑度有关。据调查,①圈面光滑度适中,可见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砂粒;②圈面过于光滑,看不见砂粒;③圈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砂粒,这三种类型所饲养的母猪,其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发病率很低,后两种类型的发病率较高。据观察集约化限位栏饲养猪的肢蹄外伤38.37%显著多于水泥地面散养的猪7.14%,水泥地面饲养猪的蹄底增生35.75%显著高于漏缝地板的猪27.91%。
新场水泥圈面,由于未经清洗消毒,而显碱性或具有腐蚀性,易导致猪的肢蹄受损而裂蹄。地面坡度过小,栏舍过于潮湿,猪蹄长期泡在水中,蹄壳变软,耐压程度大大降低,加上湿地太滑,蹄部被损伤的机会增大;坡度过大则可导致猪只行走不稳,影响猪蹄结实度,引起肢势不正、卧地等缺陷。
2.疾病因素
蹄部损伤与外伤,进而感染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
三、蹄甲裂、蹄冠软组织角化干裂继发蹄冠炎猪蹄甲裂、蹄冠软组织增生角化症又称角化不全症,感染致病性链球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放线杆菌、腐败梭状杆菌等而导致蹄冠炎,蹄冠炎仅是腐蹄病的一种轻微症状。现在蹄甲裂、蹄部软组织角化干裂、蹄冠炎等在猪场一般是同时发生,所以要综合治疗。一般症状:蹄裂、蹄部软组织角化干裂、跛足、疼痛、蹄叶肿胀、蹄球和蹄壁连接处开裂、或蹄壁本身开裂,开裂严重者感染,蹄叶会肿胀变大,并常导致蹄叶间结合处发炎,大多数病例可见冠状带肿胀,严重者出现脓肿、破裂等。可能存在的原因:1、卫生原因:卫生差、潮湿、寒冷、栏位构造质量差(水泥板等),猪蹄长时期浸泡在粪、尿、泥泞之中,可使蹄部软组织及蹄甲角质疏松变形而龟裂感染,病原体借裂口进入软组织深部而造成感染导致蹄冠炎;
2、营养性原因:通风不良、潮湿(特别是夏季,再加上高温闷热)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母猪消瘦饲喂量不够;母猪哺乳时消瘦过度动用体内营养物质;母猪群老龄化;母猪群有慢性消化道病等等而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或营养平衡失调如Ca、P比例失调;Ca、P不足;VD不足影响Ca、P吸收;另外,Cu、Zn、Mn、Se、VH等缺乏,也会导致蹄间软组织和角质疏松而变形,蹄壳干裂、重则干裂出血,严重感染肿胀、破行、甚至卧地不起等;
3、从后备阶段(70kg开始)开始到配种,营养严重缺乏(使用妊娠料或生长育肥料等营养较差的饲料),给母猪1胎或2胎以后留下了隐患(“二产症”:不发情、延迟发情、反复返情、产仔数少、泌乳性能差等就是一个不详的预兆)
4、猪舍建造不合理,造成屋矮较宽通风不良,舍内潮暗,光照不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吸收不足;
5、霉菌毒素引起:降低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活性,尤其阻止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等(年尤其如此);
6、地板光滑或过于粗糙而引起蹄甲、蹄底部挫伤,甚至导致蹄甲开裂,进而进一步感染;对于光滑或过于粗糙的地板,严禁让后备猪或断奶猪进行定期运动,更不允许让猪小跑,否则猪容易打滑或粗擦蹄底软组织及挫伤蹄甲,导致猪蹄甲开裂,运动无力,并进一步继发蹄冠炎
7、选择对猪蹄腐蚀性较小或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对猪圈或运动场猪走道进行消毒,若用腐蚀性较强的消毒剂如烧碱、消石灰等,则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方可进猪;否则猪蹄长时间接触腐蚀性较长的消毒剂,对猪蹄底软组织及蹄甲边缘(与地面接触部分)进行腐蚀,造成角化干裂并呈“龟裂”样式,再加上猪拉尿,则腐蚀更强;腐蚀性消毒剂长时间接触蹄部,进一步向蹄甲上面和蹄底部软组织深层慢慢渗透,造成蹄甲中的维生素、角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变形和缺乏,那么蹄甲角质疏松,再加上地板光滑或粗糙,则易导致猪蹄甲/壳开裂,走路无力瘸腿,重则干裂出血,严重感染脓肿跛行,甚至瘫痪。总之,蹄底软组织和蹄甲对营养物质的微量缺乏,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因为通过血液循环(长途跋涉)到达蹄部的营养物质相对来说所剩不多或难度较大,那么相对来说出现蹄裂的现象,治疗起来相对较慢(需长时间缓慢恢复)
8、用过多的生石灰干燥圈舍或限位栏,未清扫或未及时清除,猪尿湿变成中强碱而腐蚀蹄甲及蹄底部软组织造成。
预防1、保持圈舍及地板清洁、干燥、通风,尤其夏季;
2、定期对猪舍进行全方位消毒、不留死角;
3、营养全价平衡;
4、保持母猪膘情,特别是泌乳母猪不要失重过多;
5、猪躺卧地板不要过于光滑或粗糙,对食槽、栏杆等处的锐利部分要磨平。
治疗1、群体治疗(混饲)(连续使用2周,效果不良者换用抗生素)(任选一种)(蹄部感染组织血液供应贫乏,故应加大抗生素剂量,并延长用药时间,才可起到治疗效果)
a、SMMppm+阿莫西林ppm;
b、SMDppm+阿莫西林ppm;
c、SMM/SMDppm+TMP/DVD40ppm+阿莫西林ppm;
d、金霉素ppm/强力霉素ppm+阿莫西林ppm+林可霉素60ppm+壮观霉素ppm;
e、金霉素ppm+普鲁卡因青霉素ppm+磺胺ppm+TMP/DVD40ppm;
f、ppmTMP+ppmSvcphamethadine(Joost推荐);
g、强力霉素ppm+TMP/DVD40ppm+阿莫西林ppm+头孢拉定ppm;
同时进行辅助性治疗:
在料中添加罗氏种猪电解多维g/吨和另加VAD3粉g
另添加生物素5ppm一个月,然后减量到1ppm再进行一个月.
2、个别严重者治疗方案
a、蹄甲较长、蹄底部软组织增生角化严重者进行修蹄,并用碘酒消毒,2次/天,连续7天;
b、肌注先锋-4号针剂或林可霉素针剂或长效磺胺类针剂或长效土霉素针剂等,1次/天,连续5--7天;
c、每天用消毒剂如碘制剂、3%H2O2、1%KMnO4、2%来苏儿、3%苯酚等对蹄部进行一次消毒(喷湿),防止感染;(若时间允许最好对每一头有蹄裂、蹄底软组织干裂的猪进行消毒)或采取踏浴方式:让猪群趟过1%福尔马林(必须在通风环境下实施)或5—10%CuSO5溶液或5—10%ZnSO4溶液,2次/周,连续3—4周;
若有严重感染腐烂迹象者,经冲洗消毒或踏浴后,用等量的CuSO4、KMnO4粉撒敷在蹄部或撒碘片/复方新诺明粉/呋喃唑酮粉/呋喃西林粉或涂抹青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或涂抹凡士林/松节油/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喷洒碘酊等;
d、蹄甲裂、蹄底部软组织角质化干裂者涂抹青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或涂抹凡士林/鱼肝油/鱼石脂或涂抹松节油/植物油/普鲁卡因青霉素或涂抹酒精和鱼石脂的混合糊状物等,2次/天;(凡士林、鱼肝油、松节油、植物油等中最好添加抗生素涂抹)(涂抹以上软膏/液既杀菌又滋润蹄壳和滋润角化软组织,防止进一步撕裂,加速裂缝愈合)
e、治疗过程中,若本场种公母猪躺卧在水泥地板上,再加上深秋以后天凉,病猪卧地少动很容易继发肌肉风湿导致关节炎,所以要定期驱赶,帮助站立,防止继发肌肉风湿症;
f、若蹄部病猪躺卧在水泥地板上,可以在猪躺卧地板上铺设干草或细沙,即可护蹄、又可保温隔凉,防止肌肉风湿。
大蒜能治猪烂蹄子治疗猪烂蹄子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大蒜捣碎,涂抹患处三、四次后即可见效。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