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现场,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多,不同猪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腹泻的控制很难有“标准答案”;目前也没有一个的药物或者疫苗对所有的腹泻有特效,所以大家在腹泻的控制上,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某个“灵丹妙药”。应该从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做起。本文主要介绍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供养猪者参考。
1、仔猪腹泻的几种类型仔猪腹泻的类型包括: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病毒性腹泻(流行性腹泻和/或传染性胃肠炎)、猪球虫、营养性腹泻等。还有很多环境诱因(温度、温差、水、饲料等)使得腹泻更为严重。下表是仔猪腹泻的主要类型。
在猪场,对于大肠杆菌病(黄白痢)、猪球虫、营养性腹泻等等,皆有比较成熟的控制方法,但是对于病毒性腹泻,一旦发生,则控制效果变异很大,因而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猪病毒性腹泻的原因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的原因常常以混合感染的模式出现,其原因可以分成4个方面,有元凶,也有帮凶。总体可分成4大原因。
(1)主要病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病毒在-11年间出现变异毒株,因此现有疫苗毒株的保护作用存在争议。从年开始至今,陆续上市了几种活疫苗,效果需要进一步的 从上述原因分析可见,对仔猪腹泻的控制要学会“做减法”,即各个击破,把能做的工作先做好,尤其要做好诱因的控制。
3、为什么有些猪场很容易发生腹泻?是运气不好吗?猪流行性腹泻在有些猪场持续发病,的确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更主要的是在母猪和环境中存在病毒,即上述诱因的存在。通过母猪和人的流动带到产房,引起持续、顽固的发病。常见的情况是:母猪和肥猪不发病,只在哺乳仔猪发病,造成非常严重的死亡。
4、猪流行性腹泻是如何传播的?猪流行性腹泻的传播有以下几个途径:
(1)发病猪排毒。尤其是正在发病的仔猪及其母亲,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现在有证据表明,这个病毒或可通过空气传播。
(2)妊娠母猪带毒:母猪感染后本身可能不表现症状,但可能持续排毒30天(何启盖,)。因此对妊娠母猪通过“返饲”措施控制猪腹泻,可能导致病毒不断在猪群中循环。这也是很多专家现在不同意做返饲的原因。
(3)产房环境带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抵抗力较强,50℃可存活6小时。其抵抗力超过传染性胃肠炎和蓝耳病病毒。在猪舍粪尿饲料环境下,更不易清除。
(4)人员、用具、车辆传播。中国农大的杨汉春教授在反复发生腹泻的猪场检测发现,这些猪场的老板的办公室、衣服、靴子上面都有病毒存在。因此大家可以想象,如果猪场发生腹泻,则在人员集中的地方,病毒到处都是,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
那么,如何防止病毒在猪场的传播呢?以下是简单易行,并且有效的措施:
(1)产房人员的工作服、靴的及时清洁和消毒。
(2)技术人员的操作路径:防止疾病进入产房!
(3)猪场公共场所(食堂、办公)、上猪台的消毒;
(4)对持续受到腹泻困扰的猪场,建议开展病毒检测:对进入产房的母猪抽样,检测粪便是否带毒:每头母猪采集5-10g粪便,每3头母猪的粪便装入青霉素瓶或塑料袋,采集10-20%的母猪粪样,送检。
(5)产房空栏消毒;彻底清洁;可使用干粉消毒剂。产房也可采样检测病毒。
上述第(4)(5)两条关于检测的措施,很多猪场不能做到,此时,应当首先把前面的3条做好。
这是美国人检测环境中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国内最近也有猪场开始做。目的是未雨绸缪,一旦检出病毒,就立即进行消毒隔离措施,免得病毒扩散。
5、关于免疫的建议。(1)无论是传染性胃肠炎,还是猪流行性腹泻,均可较快产生免疫,一般注射疫苗后在7-14天皆可产生免疫力。
(2)母猪免疫:建议采取“活-死-死”免疫程序:母猪免疫活疫苗,2-3周后T-P灭活疫苗,3周后灭活苗重复免疫。
(3)活疫苗和灭活苗的作用:可以简单这样理解,活疫苗主要是保护仔猪(活苗产生IgA=“乳腺免疫”=保护仔猪),灭活苗主要保护自己(死苗产生IgM,IgG,保护母猪自身)以上是参考何启盖教授的观点。
(4)母猪产前可以免疫吗?实际上,专家们都建议最好在产前免疫。但有时间要求,活疫苗:最迟应在产前7天进行;灭活苗:最迟应在产前2周进行。
6、母猪产前的用药。现在一般认为,母猪产前使用微生态制剂对防控仔猪腹泻有一定的效果。其效果主要是基于改善肠道环境,减少母猪产前的便秘和产后无乳;同时提高母猪抵抗力。
母猪产前使用微生态方案有很多种,这里推荐两种方案:
方案一:可添加一种益生菌+维生素合剂(“绿益态”)加上果寡糖添加剂(“肠泰”),每吨饲料各使用1kg,母猪产前2周至哺乳期,全程添加。至少也应持续4周。在细菌性疾病控制较好,而病毒性腹泻发生风险较大时,可以使用此方案。
方案二:围产期母猪“1+1”药物方案。即饲料给药+个体注射结合的方案。此方案适于腹泻感染压力大,病因复杂时使用,尤其可以有效控制母猪无乳或奶水品质低下导致的仔猪死亡。
“1”:药物混饲。支乐静(20%替米考星)1kg+复方阿莫西林1kg+美益生(母猪专用微生态制剂)1kg/吨拌料,母猪产前1周—产后1周,连用2周;
“1”:肌注给药。产仔当天、第二天母猪分别注射附优特乐针(10%强力霉素注射剂)20-25毫升/头/日;对人工助产母猪、初产母猪,则宫内灌注“宫炎清”(聚甲酚磺醛溶液)8ml+用水92ml/头。
7、控制诱因,防止“病从口入”。消化道的疾病,一定要注意的是水和饲料的控制。
(1)饮水和水质检查:要检查饮水器和水量,同时每年至少做2次水质检测。很多猪场的饮水器堵塞、水质很糟糕,这样就算用最好的药和疫苗,又有什么意义呢?
(2)做好饲料霉菌毒素控制。特别注意控制原料的质量和饲养管理。开春后,在北方的饲料普遍存在水分高的问题;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形成饲料含水量高,引起霉变,因此这时添加具防霉、脱毒功能的产品(如新霉吸安)非常重要!
8、关于病猪的临床治疗猪场发生病毒性腹泻后,大家都很 总之,对于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难题。归纳起来,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防止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
(2)做好母猪的免疫(“活-死-死”);
(3)从母猪着手,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药改善母猪肠道;
(4)防止病从口入,做好饮水和霉菌毒素的控制;
(5)发病后,做好紧急的措施处理。
(本文由“回盛兽医”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