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有种果叫“九层皮",学名叫:苹婆。又有人叫:凤眼果。小时候家门前种过一棵,每当想起那果实累累的。心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熟呢?每当果熟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拿着竹竿或直接爬上树摘下来,顺便去摘几个木瓜,然后煮熟美滋滋的吃着。
这种果跟板栗是有点相似,一个大的果实里包着几颗。煮熟后一捏就开。
为了找回童年的记忆,昨天我真的试了,煮孰后一层一层的拨开果皮,还真的能拨出九层来,相当贴切的名字。
昨天我去到了合浦摘,主人家告诉我,你们摘的这批果是最后一批了,摘完要等明年了。
昨天去的时候忘了带单反了,这果实远处看去红色的外壳真的很美。
如果没吃过“九层皮”的人,第一眼看上去还真以为是板栗。
拨开红色这层皮就是一个完整的果实了,果实表面会有一层糖份感觉黏黏的。
昨天摘了大约有45斤吧,回来一家老少一人分一点。昨天就是跟小朋友一起去的,回来九层皮煮熟后小朋友抢着吃。
吃上去的口感,北海人平时说的“粉粉”的,但又有点黏黏的感觉。对就是这个味,我找回童年了。
昨天还傻傻的试着拨开有多少层皮。
刚刚也找了一下,
原来九层皮的用处可不小。
1功能主治止痢。主治痢疾。
种子(凤眼果):甘,温。温胃,杀虫。用于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6]
果荚(风眼果壳):平,淡。用于中耳炎,血痢,疝气;外用于痔疮。[6]
壮药:美果囊,美难:根治胃溃疡;树皮治哮喘《桂药编》。[7]
傣药:湾洪(西傣):根茎治胃痛,胃肠炎,痧症,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滇省志》。湾洪(西傣),蛮呼阿(德傣):根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腹泻,红痢《滇药录》。[3]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2九层皮的壳有什么作用九层皮的壳也就是九层皮果壳具有活血行气,主血痢、小肠疝气、痔疮、中耳炎等功效,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内服的主要方法就是煎服,用10~30克九层皮的壳加适量清水煎汤,饮用可以达到活血的功效,而外用也是可以的,既可以研成粉末涂在患处,也可以煎汤涂抹,涂在耳朵里治疗中耳炎,涂在痔疮处也有很好的功效。
九层皮的壳一般是在摘下九层皮后剥下来的,在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使用了,上述方法是出自《广东中药》的,大家如果想要尝试的话,不妨先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一般这种天然成分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不过以安全起见,最好还是遵循医嘱吧!
今日北海丨原创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电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