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是仔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受环境、饲养管理、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养猪场(户)发生仔猪腹泻现象,不仅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经济损失。从传染性看,最强的病原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1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均有厌食、精神萎顿现象,特征是呕吐、腹泻以至脱水。多数情况下,典型传染性胃肠炎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流行性腹泻属于中等,轮状病毒病则较温和。典型的传染性胃肠炎常伴发一过性厌食和呕吐,流行性腹泻有少数伴有呕吐和肠鼓气。轮状病毒感染排水样或糊状粪便。

2病理学变化

三种疾病均可见肠腔扩张,黏膜不同程度地充血,主要区别在于小肠内容物性状和病变部位不同。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影响消化道。病原局限于小肠,故小肠为病变的主要部位。流行性腹泻与之类似,而传染性胃肠炎除肠道变化外,肾脏也常有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仔猪胃中充满凝乳块,有些并发肺炎,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

3预防措施

(1)强化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饲料营养水平,根据母猪各阶段的情况,选用优质的饲料配置日粮,确保营养均衡,无霉菌感染,提高母猪自身抗病能力。不要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菌群失衡。保持对猪舍内的温度及湿度的监测与调控,整体提高猪群抵抗力。实施全进全进的生产模式,每批猪只调出后,必须严格清洗和消毒栏舍,空置1周后再调入新的待产母猪,如果有条件,可以分胎次饲养,对预防本病更有好处。

加强母猪的免疫接种和药物保健。母猪应在产前45天和15天左右,分别在后海穴注射猪病毒性腹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4mL/头·次,可使哺乳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抗体保护,从而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母猪产前、产后1周,每吨饲料添加普利美g进行混饲,对预防母猪及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效果非常显著。

(2)重视哺乳仔猪的护理。对初生仔猪必须加强保温工作,尽早让其吃足初乳,对于没奶或奶水不足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及时寄养给泌乳力强、护仔性好的母猪代哺,是减少哺乳仔猪患病毒性腹泻的最好办法。仔猪5~7天时,进行调教采食饲料,让其尽早增强胃肠消化功能,为哺乳仔猪提早断奶创造有利条件。

(3)注意栏舍的环境。产房的栏舍必须干燥和温暖舒适。当栏舍无法干燥时,要喷撒干燥消毒粉,对预防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及改善产房环境有很大帮助。

(4)提高哺乳仔猪的抵抗力。仔猪生后3天内补充含硒铁剂,使出生仔猪尽快获得铁、硒元素,防止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从而防止继发感染引起腹泻。仔猪出生后7天补饲较易消化的优质乳猪料、益生菌,促进仔猪小肠黏膜的生长,增强消化机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加强产后母猪的科学喂养,供给母猪营养全面的优质泌乳料,保证有充足的母乳哺育仔猪。

4控制措施

(1)做好隔离与封锁。哺乳仔猪还未感染时,要果断做好相关工作,禁止疫区员工串岗,并做好有效的隔离工作,封锁疫区,防止疫情扩散。

(2)紧急接种疫苗。母猪产前30天接种猪病毒性腹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弱毒苗)4mL/头,哺乳仔猪0.5mL/头,注射部位为后海穴,可更有效地控制该病。

(3)加强仔猪保健。在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的饮用水中,添加颐生S,连续饮用5~7天或视病情而定。

(4)治疗措施。轻者用新城疫Ⅰ系苗,每支0.5g加生理盐水10mL,不论大小每头猪注射2mL。注射三氮唑核苷0.2mL/kg体重,每日注射1次。病重者用恩诺沙星注射液,防止继发感染。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mL(含恩诺沙星25mg)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或用肠炎灵注射液0.3~0.5mL/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2~3日为一个疗程。在注射的同时,尽早大量供给口服补液盐饮水(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是:精制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g、水10kg,混合溶解即成)。对不吃不喝的小猪,用金属注射器每次灌服40~80mL,每日服5~6次。可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各~mL,每日2次,连用2~3天。

赞赏

长按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zl/1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