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小长假,妈妈带着宝宝参加各种亲戚朋友的聚餐,大鱼大肉吃吃喝喝地停不下来。很多宝宝吃了年夜饭和初一中午的聚餐,肠胃就不适应了,小肚子胀胀的,虽然排气正常,但还是不太舒服。因为过春节,大家都沉浸在全家人欢聚一堂的喜悦中,妈妈在为宝宝准备食物时,也就放松下来,不那么严格控制饮食,不知不觉的,宝宝就吃了一些容易造成胃胀气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食品很容易引起胃胀,妈妈要避免给宝宝吃!
1.高淀粉类食物
萝卜、土豆、红薯、芋头、南瓜、板栗都是冬天很常见的食材,像萝卜牛腩汤、鸡汁土豆泥,烤红薯,蒸芋头、南瓜粥、板栗炖鸡肉,这些家常菜大人孩子都很爱吃。可是这些食物含丰富的淀粉、糖类、纤维素,搭配肉类一起进食,会不容易消化。它们在肠道里,经过充分发酵之后,会产生多量的硫化氢、氨气,蓄积在肠道之中,不能很快排出去,就会引起胃肠道胀气。
2.菜花、西蓝花,十字花科蔬菜
哺乳期的妈妈都知道,十字花科蔬菜引起胀气,所以妈妈吃了之后,可能会引起宝宝胀气。而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已经开始吃饭的宝宝来说,也要少吃十字花科的蔬菜。比如西兰花、花椰菜、芽甘蓝和卷心菜,它们含有一种复合糖叫蜜三糖,这种糖比其他种类的糖更难被人体吸收。当宝宝吃了十字花科蔬菜,菜里的蜜三糖在肠内被艰难吸收的同时,会产生气体引起胀气。
3.豆制品
豆制品中含有的低聚糖在胃部或肠道内进行发酵时,会分解而产生一些气体,进而让胃部的压力变大,产生饱胀感,还会产生打嗝、腹痛的症状。豆腐吃了就会造成胀气,所以在吃的时候要注意。虽然很多小宝宝都喜欢吃豆腐,但是妈妈也要注意别让宝宝一次性吃得过多。因为豆腐吃多了不仅会胀气,还有可能会引发腹泻。
1.吞食过多的空气:当妈妈用奶瓶喂宝宝吃奶时,如果宝宝吸吮太急,可能会吸入过多空气,导致宝宝胃胀气。有时候,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者喂奶时候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导致胀气。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妈妈平时要避免宝宝过度哭闹,因为哭闹也会引起胃胀气。
2.消化不良:当宝宝消化不良时,如果肠道里有粪便堆积,就会让产气的坏菌增生,引起胃胀气。尤其是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来源:妈咪宝贝传媒
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