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解决仔猪病毒性腹泻

仔猪病毒性腹泻

概述

猪病毒性腹泻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尤其是对仔猪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仔猪的死亡。育肥猪则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影响养殖效益,混合感染其他病原或者延误治疗可造成仔猪的死亡。

病原

引起猪群发生腹泻的病毒有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一般将上述几种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统称为病毒性腹泻。

流行特点

病毒性腹泻一般多发于气候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潮湿、寒冷、卫生条件差、奶水不足等应激因素易诱发此病。病毒性腹泻的毒力较强,对产房出生7天内仔猪的致死率非常高。

流行病学

(1)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多发,各种日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多数能自然康复。

本猪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乳汁、鼻分泌物、呕吐物以及呼吸的气体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土壤和用具等。

仔猪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后期体温下降。呈水样腹泻,粪便呈黄绿色、灰色或白色,呕吐、脱水、口渴、消瘦,多于2~7日因衰竭死亡。

(2)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大小猪均可发病,年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中,随粪便排出后被污染的环境、车辆、衣裤、用具等都可作为传播媒介,继而散播传染。

临床症状为呕吐、水样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或灰色,脱水、不食。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通常于腹泻后2~4日内因脱水而死亡。

(3)猪轮状病毒病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幼龄动物,可引起多种幼龄动物和婴幼儿发生胃肠道症状,为人畜共患传染病。

本病多发生于仔猪出生后数周之内,特别是10~45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本猪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猪或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厌食、喜卧地、呕吐、排黄白色或糊状粪便、脱水等症状,可持续2~4日。

综合防治

一,抗生素类猪兽药对病毒性腹泻没有效果,只能预防继发感染。

二,母猪注射疫苗,保护率不高。

三,用卵黄抗体预防和治疗。

(1)卵黄抗体主要成分:

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其变异株(TGEV)的特异性lgY抗体。

2、流行性腹泻及其变异株(PEDV)的特异性lgY抗体。

3、轮状病毒(PRV)的特异性lgY抗体。

4、杨树花提取物。

(2)使用方案(控制80%的病毒性腹泻仔猪不死亡)

1、乳仔猪:

1-3日龄:本品ml,每头一次性灌服2-2.5毫升,可有效防治病毒性腹泻。

2、母猪:

本品ml拌料40-60斤,供母猪在产仔前15天及泌乳期每日饲用,消除母猪体内病原体,防止垂直传播,同时通过乳汁将抗体传递给哺乳仔猪,提高仔猪免疫力,防止病毒性腹泻的发生。

3、紧急治疗:

将本品每头每日灌服2.5ml,连用3-4日。同时在饲料中按每瓶拌料20公斤辅助治疗,加快病体恢复。

加强猪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定期使用撒立安消毒。

腹泻只是一个征候群,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引起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包括营养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猪只腹泻。对腹泻的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

扫描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zz/1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