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肛肠疾病有哪些?
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从广义说: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疾病都叫肛肠病,常见的有多种。从狭义说:是指发生在肛门与直肠上的各种疾病,常见的有30多种,主要包括: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肠癌、直结肠炎、肛周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及其它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为高(由于女性患者一般不愿接受痔疮治疗,故部分临床治疗痔疮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痔疮患者多于女性);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从饮食保健预防肛肠疾病
◆宜清淡饮食,不应过于肥甘厚腻之品,少食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中医学认为:肥能生热,甘能壅中,厚腻之品助湿碍脾,湿热内盛,蕴结大肠致泄泻;湿热与气血搏结成湿热痢;湿热壅结肛门成痔疾;湿热化火,火毒内生,壅滞肛门,腐肉成脓为肛痈,肛痈溃后易成肛瘘;
◆忌食生冷不洁之品:生冷不洁之品易损伤脾胃之阳气,寒湿内生,引起腹痛、泄泻、寒湿痢等;
◆不过度饮酒:“醇酒之性,大热大毒”。若饮酒过度,酒热之气损伤脾胃,酿成内湿、内热。湿热内盛,成腹痛泄泻、下痢脓血诸症;湿热下注肛门成痔瘘痈;内热熏蒸,灼伤血络致便血;热伤津液致便秘、肛裂;
◆定时定量饮食,避免过饥过饱:过饥指进食不足或过时不食或饥不得食。饮食摄入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衰少,脾胃虚弱。脾气不足,中气下陷导致久泄、久痢、脱垂、内痔脱出等;气虚推动乏力,血虚肠道失润致大便困难;气血亏虚致肛痈溃后久不收口之肛瘘。过饱,指进食次数过多或进食量过多,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使脾胃之气受损,水谷难以运化,气机升降失调致泄泻、便秘、痔疮的发生;
◆五味均衡,不宜偏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若五味过极,则损伤相应的脏腑。
◆适度补充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有时恰恰相反,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从日常护理方面预防肛肠疾病
◆不要长久站立和蹲坐,也不要长时间骑自行车。
◆便后护理肛门
每次大便后避免用粗糙便纸反复擦拭肛门,可用温凉水进行清洗,再用干布或吸水纸擦干,并用意识收缩肛门。睡前可用中药或温热水熏洗坐浴,避免使用皂水、酒精等刺激性液体。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做到每日定时排便;不在厕所里长时间蹲坐;排便不要看书、看报;最好是不费力气、用最短时间排出大便,以减少局部刺激。
◆防便秘
可通过饮食来调理,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必要时可用中药决明子单味药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或用肉苁蓉、何首乌等水煎后加入蜂蜜服用。
肛肠一科疾病-医院急救-本月专家门诊坐诊时间:李国章主任医师、科主任:每周三全天崔志国副主任医师、顾问:每周一全天李炼松副主任医师:每周五全天石永波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隔周日全天
来源:内容转载于健康肛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感谢您的支持。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