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感冒、哮喘、水痘、腮腺炎等疾病高发。加上幼儿年龄较小,生长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低,极易被传染病侵袭。为了更好地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敬请家长留意以下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1.诺如病毒疾病介绍:
这个病毒是“钉子户”,它无孔不入,耐寒耐热、传染性极强,是流行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毒性病因。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药和疫苗。
传播途径:
主要是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
呕吐和腹泻。
预防措施:
1.做好家居日常清洁,不共用餐具,定期高温消毒。
2.饭前便后认真清洗双手。
3.不喝生水,瓜果蔬菜要洗净,水产生鲜充分做熟之后再吃。
2.轮状病毒性肠炎疾病介绍: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亚急性消化系统的病症,它的感染性也较强,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传染,一般状况下病况较为短。轮状病毒肠炎常常病发在秋季,但今年全年发病率较高,家长须得重视。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发病后会造成亚急性高烧,会出现腹泻和呕吐。
预防措施:
1.预防轮状病毒肠炎要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饭前便后勤洗手。
2.常用物品及时清洁消毒,室内多通风。
3.手足口病疾病介绍: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感染人群。
传播途径:
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经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1.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
2.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勤洗勤换。
3.不带孩子去到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要定期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晾晒。
4.水痘疾病介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等前驱症状,头部、躯干再到四肢出现疱疹。
预防措施:
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儿童进行接触。对已接触的易感儿,要实行检疫3周。注意房间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5.流行性感冒疾病介绍:
俗称“流感”,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较易爆发疫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
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等。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2.日常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3.督促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注意佩戴口罩。
6.流行性腮腺炎疾病介绍:
腮腺炎冬春季较常见,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多见细菌性和病毒性。病毒性腮腺炎就是最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
腮腺肿大、胀痛。
预防措施:
1.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身边出现感染患者时,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防止被传染。
7.疱疹性咽峡炎疾病介绍:
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轻很多,不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口腔、咽部出现水泡。
预防措施:
1.保证生活环境卫生,多喝水、勤洗手。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温馨提示
预防幼儿春季多发病家长需要注意:
1.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室外活动。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造血及免疫功能。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春季招生现接受报名,欢迎来电咨询
满2-6周岁适龄儿童
办公室-
1、详细填写《幼儿入园注册表》等相关资料
2、提交入学证件资料
3、与园长面谈
4、缴费注册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