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范、从我做起
诺如病毒应急演练
为了提高教职工对诺如病毒的应急处理能力
帮助全体教职工熟悉
诺如病毒应急处置的具体流程
在防控工作上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年4月1日
双流区金桥幼儿园开展了
诺如病毒防控应急演练
关于诺如病毒的小知识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RNA病毒,是引起全球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主要病原,95%以上的病毒性胃肠炎都是由诺如病毒引起。
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1-2天。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都可导致感染。
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
02
如果感染诺如病毒,患者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人近距离接触。
03
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04
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多3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05
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mg/L。
诺如病毒专题培训
_____
//
在面对诺如病毒高发季来临,诺如病毒防治演练势在必行的时刻。首先,我园保健医生利用下午周前会对全园教师和保育员进行诺如病毒专题知识培训。
在会议中,全体教师和保育员不仅对诺如病毒有了确切的认识,而且对于如何防治诺如病毒的传播、诺如病毒防治演练如何进行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
//
诺如病毒防治应急演练
//
在诺如病毒防治演练的过程中,老师和小朋友们分别通过两次模拟情景还原了当疾病发生时刻,应该如何行动起来,防治诺如病毒,将疫情扼杀在摇篮里。
现在,就跟我一起去模拟现场看看吧~
模拟情景一
幼儿突发呕吐
一名幼儿
突发呕吐状况
糟糕!在班级活动中
有小朋友吐了!
●●●杨老师询问其他幼儿有无头晕、恶心症状,其中有两名幼儿有相似症状。
陈老师立即带领其他小朋友有序撤离现场。
杨老师给三名出现症状的幼儿戴上口罩
给保健医生打电话
保健医生到班级查看幼儿身体状况
将幼儿带入临时隔离点,并询问了解幼儿身体状况(询问幼儿在家吃过什么东西)
保健医生到隔离点
对其他幼儿进行
健康排查
杨老师联系家长说明情况并了解幼儿在家身体状况
正在进行健康排查
保健医生向健康副校长
及安全主任进行汇报
安全主任向李园长
进行汇报
李园长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同时启动应急预案部署开展相关工作
模拟情景二
处理呕吐物演练
那么,小朋友的呕吐物又应该怎么处理呢?
取出呕吐包里
的口罩、手套、
鞋套、防护衣
做好个人防护
用3倍消毒液
对呕吐物
进行覆盖
浸泡后的毛巾
覆盖在
呕吐物上
半小时后将呕吐包内的干巾袋用素面(白色)覆盖呕吐物。按压彩色塑膜面移动,直至液体全部吸附。
将使用过的吸附巾
放入原包装袋密封
丢入废弃袋
用流动水洗手
依次脱去防护用具
用肥皂按照
七步洗手法洗手
用毫升消毒液配比10公斤水在大型消毒器内,请门卫对教室、厕所进行彻底消毒。
30分钟后老师
用清水对所有
消毒区域、玩具
进行擦拭
保健医生对
整个活动进行
点评、小结
哇,这次培训活动大家的表现真是太好啦!
//
//
通过此次培训
加深了教职工对于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
应急处置流程的了解
同时,我园将会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
疾病防控和卫生消毒工作
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
-END-
资料
李惠
编辑
新育言函雨组
审核
陈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