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在肉鸡营养中的三种应用思路

最近的夏日晚上特别适合「啤酒+炸鸡」有木有!

我们家其实很少吃快餐,不过在带娃出门玩或是周末晚上两个人想整点儿夜宵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食物就是炸鸡(最爱Popeyes!)。最近,在漫长的一年半之后,我也总算是恢复了锻炼,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开启「芹菜炒鸡肉」模式了,来速速甩掉COVIDpounds,哈哈。

你看,不管是自律还是“放纵”,鸡肉都是一个超级好的选择!如此价廉味美营养好,鸡肉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全球需求增长最快的动物蛋白质,而这,离不开高效的肉鸡生产。现如今的肉鸡生产成绩已经很优秀了,一只鸡从出壳到40几天,达到3公斤、1.5-1.6的料肉比基本上不是什么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如何将它养得更快更好更划算呢?

从营养的角度,在肉鸡日粮中,油脂提供的能量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已经不必多讲。在肉鸡料中,尤其是后期,油脂添加水平可高达5-8%,粗脂肪水平可达8-12%。而品质好的油脂的价格如今如此之贵,能用一点是一点;添加进去的那部分,怎么也不想要浪费。如何才能物尽其用?这,也许可以帮助生产成绩再上一个台阶呢!

来复习一下油脂的乳化、水解、吸收过程(拓展阅读:戳这里;图片引自FRAmelco)

在众多可能改善油脂消化吸收的解决方案中,作为大自然与科技(大豆来源+酶解工艺)结合的优秀产物,「溶血磷脂」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关于它的工作原理,我以前详细写过(??在这里:关于溶血磷脂的三个基本问题|动物营养)。

理论明白了,就该到实践层面啦!今天,我们来通过解析几个应用实例,探讨一下溶血磷脂在肉鸡中应用的三种思路吧。

复习一下,溶血磷脂是甘油磷脂在「磷脂酶」的作用下,切掉一个脂肪酸尾巴后的只有一个尾巴的磷脂。像个棒棒糖!(图片引自FRAmelco)

思路一:直接添加(ontop)

这个方法是最为简单直接的。不需要多去想配方的调整,直接加就好了!它适用的场景是当我们想要改善料肉比、而对成本没有那么敏感的时候。适用的鸡群嘛?就是那些努力想要突破自我、达到最佳生产成绩的鸡。

来三个不同配方体系的例子吧---

例子#1

这个实验来自荷兰。肉鸡品系为Ross,饲喂35天,两阶段料。

实验设计:四个处理---两种油脂来源(豆油vs.猪油)x加或不加溶血磷脂。每个处理6-7个重复。

配方: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两种油脂的添加量保持一致,两个阶段分别为3.5%、4.5%,粗脂肪水平分别为5.7%、6.7%。在此基础上,直接添加g/吨的溶血磷脂。

结果:35天全程的体重增加,FCR降低0.02-0.03。如果将FCR按照2kg体重来校正的话,降低的幅度达到0.06-0.07。

实验配方与生产性能结果(数据引自FRAmelco,)

例子#2

这是德国的一个大型商业实验,一共用了10万多只鸡。肉鸡品系为Ross,饲喂42天,四阶段料。实验设计很简单,一个对照组,一个溶血磷脂组。每个处理有三个重复,每个重复为一栋1.7万只鸡的鸡舍。

配方:小麦豆粕型日粮。在四个阶段中,粗脂肪水平分别为5.5、6.0、7.25、7.0%。

结果:全程的FCR降低0.06。

实验结果(数据引自FRAmelco,)

例子#3

这是在巴西做的一个实验。肉鸡品系为Cobb,饲喂42天,四阶段料。实验设计其实处理很多,这里我们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egx.com/wcyzz/23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