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如何调整饮食?
一、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
如果属于急性胃肠炎的话,患者一定要以流质食物为主,比如面汤、浓米汤等食物。这些食物能够为患者提供一定的水分,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现象。而且这些食物有着一定的养胃效果,还不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当病情稍加缓解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半流质食物,比如白米粥、面片或者是软烂面条。
二、食物温热易消化
即使处于病情恢复期或者是属于慢性胃肠炎,患者也不要吃一些生冷寒凉或者是过度坚硬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而且会使得胃肠道异常痉挛,使得病情加重。
所有的食物要以温热、细软、清淡、容易消化为主,避免给胃肠道造成一定的负担,达到促使病情愈合的作用。另外,患者尽量以面食为主,比如馒头、面条、面片等。这些面食有着一定的养胃功效,而且一般不会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三、注意营养搭配
病情减轻的时候,患者一定要适当的注意食物营养搭配。除了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外,还应该增加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乳制品、少量鱼肉、蛋类和一些瘦肉等。
这些食物可以为患者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但应注意这些食物的烹饪方法,最好是以清蒸、水煮的方法为主。如果是一些肉类,可以将其剁成肉末食用。
四、控制好每餐进食量
即使只是吃一些植物性的食物,也不要出现过饱的行为。如果属于急性期的话,每餐保持三、四分饱即可,要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在疾病恢复期间时,每餐可以保持六、七分饱,两餐之间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餐。
五、做好食物的卫生工作
所有的食物在烹饪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而且尽量不要吃一些凉拌类食物,比如一些凉拌菜。
这些食物会使胃肠道黏膜异常收缩,从而加重一些不适感。对于一些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也必须完全烹饪熟才可以食用。
总而言之,患有胃肠炎之后,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尤其是以上5点一定要牢记。除此之外,每天还应该适当的多补充一些温热水。尤其是在出现腹泻、呕吐现象时,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可以防止出现脱水现象。
另外,一定要注意做好餐具的消毒以及个人卫生工作,避免因再次感染细菌和病毒而导致胃肠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