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瘟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是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以突然发高热、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循环障碍及白细胞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不是所有的白细胞减少的情况都是猫瘟,其它的病症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例如猫白血病,猫肝炎等)。疫苗接种不全或未接种的猫容易得猫瘟,尤以3-5月龄的幼猫最多,死亡率较高。母猫如果在怀孕期感染,会造成死胎、流产和初生小猫出现神经症状,传染途径是可以直接通过已被传染的动物和它们的分泌物,尤其是粪便进行传播,其传播性较强。
或经吸血昆虫及蚤类。幼猫期发病几率较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抵抗力也会逐渐增强,发病率会逐渐降低。如果家庭中饲养多只猫,一只感染很容易全军覆没。对于这种疾病作为主人一定要高度重视。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种病毒。病毒进入机体后,在肾脏可存活1年以上。细小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但可以被福尔马林、次氯酸钠(家用消毒液)或戌二醛灭活。需要2-3次/天进行一次环境消毒。人或宠物不要长期呆在消毒的环境中。康复猫排毒期最长可达1年以上。流行特点
本病毒除感染家猫外,还能感染其他猫科动物(如虎、豹)和鼬科动物(貂)及熊科的浣熊。各年龄的猫均可感染。多数情况下,1岁以下的猫易感,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为50%~60%,5月龄以下的幼猫死亡率最高可达80%~90%,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群养的猫可全群爆发或全窝发病,经过积极治疗死亡率可控制在30%左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发。发病猫可从粪、尿、呕吐物及各种分泌物中排出大量病毒,而且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康复猫长期排毒可达1年以上。感染期的猫也可通过跳蚤、虱、蝇等吸血昆虫传播。
临床症状
猫瘟热潜伏期为2-9天,临床症状与年龄及病毒毒力有关。
幼猫多呈急性发病,体温升高40°C以上,呕吐,很多猫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有的可能会表现出脊髓型共济失调的症状。6个月以上的猫大多呈亚急性临床,首先发热至40°C左右,1-2天后降到常温,3-4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即双相热型。病猫精神不振,厌食,顽固性呕吐,可见与进食无关的胆汁样呕吐,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粪便粘稠样,当出现腹泻时,说明动物已处于疾病后期,粪便带血,严重脱水,贫血,小肠发生绳索样的收缩,并在触诊时有疼痛表现,症状严重并有并发症的会导致动物死亡。母猫会表现出不孕、胎儿畸形、生出死胎或者木乃伊胎;作为主人,应该仔细观察猫咪的状况,发现异常尽快为其测量体温,出现医院接受治疗。
当猫咪受猫瘟病毒感染后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强的猫咪,虽然已经被病毒感染,但是它们并不发病,也就是说不会出现猫瘟的临床症状,而只是健康的带毒猫。而那些身体抵抗力弱的猫咪就很不幸了,它们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猫瘟症状,轻者可能仅仅是胃口变差了些,而病情严重的猫咪就会出现较典型的猫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可达40~41℃;精神不振和厌食,严重的甚至滴水不进;最典型症状是频繁呕吐,无关于进食的呕吐现象,且呕吐物呈黄色胆汁样,即使这时猫咪已经几天没有吃喝了,它们一样还是可以有东西吐出来或拉出来;腹泻,每只猫咪腹泻的程度也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严重的出现水样血便,而且一天可以拉很多次,而症状较轻的猫咪可能只出现大便不成形,稀烂的情况;随病情恶化,会出现腹泻便血,甚至排泄出肠粘膜(稀便中带粘液或片状、条带状物体)由于不断地呕吐和腹泻,患病的猫咪会很快出现脱水(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的症状,其它并发症包括口腔溃烂、血痢、黄疸、及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症候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因为虚脱而死亡;有部分的幼猫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这时猫咪会表现为不能正常行走,走路时可能会摇摇晃晃,经常会不自觉地就倒下了;而有些幼猫如果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受猫瘟病毒感染,当它出生后可能会有视网膜发育不良,重叠或有皱折的病变,这些猫咪通常会失明或者视力非常弱。
病程超过5-7天且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往往能复原;白血球数目在耐超过病程24-48小时内会恢复正常。
最急性型,猫可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急性型24小时内死亡。患病猫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随后可能降至正常体温,之后再次升高,也可高烧连续不退。病情危重时病猫体温可明显低于正常体温。部分猫症状温和,甚至带毒无症状,但可能在环境突然改变、免疫力下降、手术后等情况下发病或病情恶化。怀孕母猫感染可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畸形。血检需要从猫咪的静脉取血颈部或者前臂;有部分的幼猫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这时猫咪会表现为不能正常行走,走路时可能会摇摇晃晃,经常会不自觉地就倒下了;而有些幼猫如果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受猫瘟病毒感染,当它出生后可能会有视网膜发育不良,重叠或有皱折的病变,这些猫咪通常会失明或者视力非常弱
感染猫瘟病毒的猫,极度消瘦,脱水,昏迷
感染猫瘟病毒的猫采食后立即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猫粮
感染猫瘟病毒的猫腹泻黄色稀便,带血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仍需要实验室检查。首先医生会问主人与猫咪的相关病史和出现的临床症状,接着会给猫咪进行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检查,以了解猫咪是否出现贫血、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损伤,但最重要和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进行猫瘟病毒的检测,以确定猫咪体内是否已感染了猫瘟病毒,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猫瘟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在10分钟内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诊断。通过以上的检查,通常情况下医生都能做出较准确的判断了。
猫瘟检测一般通过以下方式
1.测量是否高烧+做血检化验白血球确诊
2.通过猫瘟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有助于确诊,没有血检生化准确)
3.血检与生化
患病猫咪血液中白细胞减少为本病的表现之一,且白细胞减少程度及其他血常规指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猫的身体状况,医生将为您的猫抽血化验,疾病治疗期间可能再次抽血化验,以了解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
血液学和生化指标
A.疾病初期,白细胞减少,但24—48小时内,白细胞(WBC)的总量会恢复。
B.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比淋巴细胞减少更常见。
C.除非有严重的肠道出血,一般明显的贫血不常见,。
D.血清丙氨酸ALT和天门冬氨酸AST或胆红素水平轻度到中度的升高,表明肝脏也受到了影响。黄疸不常见。氮血症是由于肾前性或非肾性原因。
猫瘟快速检测试剂盒(FPV)
猫瘟快速检测试剂盒
医生将采集疑似患猫瘟猫的粪便,用专门的猫瘟检测试纸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是否患猫瘟。
FPV试纸测试结果比对,测试结果:
对照C有线,测试T无线,则结果为阴性(未患猫瘟);C、T下方均有线,则结果为阳性(患猫瘟);C、T下方均无线则测试无效(试纸或测试方法有问题,需重新测试)。
病毒检查
A.最常检查的包括粪便,肠道,大网膜淋巴结,肺和会厌的擦拭物。
B.猫粪便ELISA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区别于以下疾病:
Ⅰ.猫沙门氏菌病
Ⅱ.弧菌病
Ⅲ.猫冠状病毒感染
Ⅳ.猫白血病病毒(FeLV)
防治措施
治疗方法可采用特异性疗法和对症疗法
特异性疗法
使用猫瘟单克隆抗体,使用猫重组干扰素等
对症疗法
止吐、消炎、解热、止血、补液、食疗
猫瘟治疗——注意保暖是大前提!
1、出现呕吐时应禁水禁食,家中如果有其他猫,请隔离好病猫,注意做好环境卫生消毒。
2、为了纠正贫血、低血压或低蛋白血症,可能需要输入血浆或全血。
3、应用抗病毒药物如猫干扰素帮助猫咪对抗病毒,猫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只有这个是专门针对病毒的。
4、补液:体液平衡,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5、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病毒损害肠粘膜后发生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6、如果有持续的呕吐,可使用止吐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在呕吐停止和腹泻减轻后的24—28小时,应给予动物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补充。
7.如果同时伴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8.应非经肠给予复合维生素B以补充食物消耗减少和利尿的损失
9.猫瘟的后期可能会有便血的症状,如出现严重出血,注射止血针药物
10.其他补充维生素、伪娘元素、调节新陈代谢的药物等
11.病情缓解后一些猫仍没有食欲,只要不再呕吐,需尝试经口灌食,灌食量请询问医生,起初少灌,逐日慢慢加量。由于患本病的猫咪往往比较虚弱,所以灌食时应避免使其因过度挣扎而虚脱甚至衰竭。慢慢灌,对于虚弱的猫,动作不要过于粗暴,灌几口让其休息一会儿,每日多次每次少量。灌食可以帮助猫咪食欲及消化功能的恢复,以避免和缓解长期不进食引起消化系统及肝脏功能障碍及损伤。营养膏可以帮助猫咪恢复体力
注意事项
猫是一种忍耐力很强的动物,在猫瘟的初期可能不容易察觉,表现为精神不好、睡眠时间过长,食欲下降,流口水等征兆,到了中期这种表现更加明显,严重的会有拒食的现象。作为主人,应该仔细观察猫咪的状况,发现异常尽快为其测量体温,及早发现更有助于治疗和恢复。
如何预防猫瘟?
对于猫瘟来说,治疗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付猫瘟最关键的应该是预防。
目前国外已有给猫咪使用的猫瘟疫苗,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绝大部分的猫咪都能产生抗体,从而可以有效地抵抗猫瘟病毒的侵害。通常猫咪出生8周以后就能开始注射猫瘟疫苗了,一次注射是不够的,一般需要进行2~3次注射,每次注射间隔大约为3周,以后每年最好能给猫咪注射一次,以加强免疫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措施后绝大部分的猫咪都不会被猫瘟病毒感染了。但在此还是要提醒各位家长,以上这些操作均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宠物医生才能进行,否则很可能导致猫咪出现意外。
按时免疫,定期注射猫三联、妙三多疫苗,是最好的手段
1按时接种疫苗(如进口猫三多、猫三联疫苗)。
2注意猫舍卫生清洁,尽量避免小空间饲养过多的猫。新来的猫必须隔离观察并进行免疫接种后再混群饲养。
3如群体中出现发病猫,及时隔离治疗,清理猫舍,用84消毒液(次氯酸钠)对环境及器具进行消毒。同群猫立刻进行猫瘟单克隆抗体注射,越快越好,以尽量避免大规模发病。期间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其他疑似患病的猫,立刻单独隔离(确诊前尽量勿与已确诊猫放在一起,以防不是猫瘟而被传染),医院诊断治疗。
4接触患病猫咪后,及时洗手,接触病猫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器具环境的衣物鞋帽单独存放,及时清洗消毒,勿在未消毒前使其接触健康猫或健康猫可接触的食物器具及环境。
猫疫苗相关知识:
猫疫苗是进口的猫疫苗,为国际上通用的产品,预防猫瘟热、猫杯状病毒感染和传染性鼻气管炎。
免疫接种方法:2个月以上的猫需免疫(肌肉注射)2次,间隔2-3周;以后,每年免疫注射1次。此疫苗目前临床上反映效果比较好。
免疫方式:
1.母源抗体
A.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作用会持续8—14周。
B.可对12周龄大的幼猫进行有效的免疫。
2.被动免疫
A.对没有获得初乳的幼猫直接使用血浆,提供的抗体保护可达2—4周,在这个阶段可对其进行免疫。
B.幼猫每隔3周注射一次疫苗,直到12周龄。
3.免疫
A.灭活FPV产品
1.可安全的用于孕猫,小于4周龄的幼猫或虚弱的猫。
2.为了获得同一份FPV疫苗同样的保护效果,至少要用两份该产品。
B.弱毒FPV产品
1.不能用于怀孕母猫或小于4周龄的幼猫。
2.可以阻止有毒的病毒的排出。
3.因为它会影响母源抗体,建议至少间隔3周再注射一次。
4.一份弱毒苗或两份灭活苗可能会提供终生免疫;但仍然建议每年加强免疫,这样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
关于猫瘟常见问题解答
问:我的猫咪没注射过疫苗,因为它从来都不出门,可是最近又拉又吐,不吃不喝,越来越瘦,去过两个小诊所看病,打针吃药就是不见好,能是什么病呢?答:这要看你的猫咪得的是一般性胃肠炎还是传染性胃肠炎(猫瘟)。一般性胃肠炎的病因包括:食物不洁、有寄生虫、肠道不通畅或者胰腺炎等;猫瘟是传染性胃肠炎,没有注射过猫瘟疫苗的家猫都有可能患上猫瘟,以顽固性呕吐和腹泻为主。
问:如何确诊呢?
答:医院化验血液,如果病猫的白细胞总数下降同时有临床症状,就可以确诊患上猫瘟。问:环境如何消毒呢?答:次氯酸对猫瘟病毒有杀灭作用,可以选择使用。
问:猫瘟是否会传染人类
答:我们熟知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有,狂犬病、弓形体、禽流行性感冒等,至于猫瘟属于非人畜共患病是不会传染给人的,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虽然猫瘟不会传染给人,但是很容传染给其它健康的宠物猫,其造成的伤害我们都非常清楚。所以,患有猫瘟的猫咪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内隔离,然后进行治疗。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