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肠道病毒多发及天气忽冷忽热,医院就诊的孩子有所增加。
“孩子昨天整整吐了一夜……”“两个小时吐了三四次,从来没有吐得这么凶猛……”
近日,不少妈妈都在朋友圈和各种群里交流孩子呕吐腹泻的病情。从去年年末开始,医院儿科门诊持续爆棚,挤满了上吐下泻的孩子,而学校也面临比较突出因病缺勤现象。
这里带爸爸妈妈们认识下这些最近容易突发的病毒,补充安全意识,能够防止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避免一些麻烦和健康的担忧。
一些儿科医生坦言,今年秋冬这轮病毒性肠胃炎多是由早就发现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它们的表现症状都是呕吐腹泻。不过,这些病毒都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少量多次喝水,这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医院:挂号数接近暑期最高峰
医院门诊系统内,挂号人次已经飙升到。医院平均每天就诊人次都在,最高的一天达到了人次,接近暑期最高峰。
学校:一个班近半孩子昨缺勤
最近小学生因生病缺勤现象较为普遍。某小学二年级某班的家长群里班主任每天更新情况,“昨天新增四个病例,有发烧、呕吐症状的学生可暂缓来校。”据了解,该班级昨天有近20位孩子缺勤,接近半数。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幼儿园,某民办幼儿园孩子家长沈女士说,班里最近常常三五个小孩同时生病,一波一波持续了一个多月。
[应对措施]
医院温馨提示,学校防止感染
近期,医院内有较多小朋友因呕吐、腹泻、发热前来就诊。这些往往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较多见的为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治疗上,目前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也无相关的疫苗……应给予小病人补充足够的水分,可少量多次给患儿喝水。如果小病人有食欲的话,给予少量的稀饭。该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现象解析]
这次诺如病毒影响其实与往年差不多
从医院的提示看,这些现象与一种很“厉害”的“新型”病毒——诺如病毒有关。那么,诺如病毒究竟有什么“厉害”的地方?这轮儿童发病与其到底有何关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诺如病毒?致上吐下泻,会“见好就收”
诺如病毒已经被发现几十年了,曾用名诺瓦克。
感染方式:每年秋冬季节都是诺如病毒来捣乱的时候,它常会出现在餐桌上、大家的喷嚏、鼻涕、还有各种物品的表面上,人越多该病毒就越活跃。
感染对象:与轮状病毒多感染2岁以下的宝宝不同,诺如病毒更喜欢大一点的小朋友。而且,诺如病毒还会感染成人,其中老人的感染几率更高。
感染症状:感染诺如病毒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呕吐,有时会吐得比较厉害,有时会有腹泻。
感染周期:诺如病毒会“见好就收”,感染者大多会在2-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就会自行痊愈。
注意事项:没有特别的药物对付该病毒,感染后应注意补充水分,好好休息。
诺如病毒与发病高峰是否有关?是,气温变化大也有关。
医院消化科主任看来,这波肠道病毒高峰和往年差不多,“诺如病毒其实很早就有了,不是什么新型病毒,只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秋冬季一直是肠道病毒的高发期,除了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还有星状病毒、肠腺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后症状类似,大便水样,血常规炎症检查基本正常,“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得的都是轮状病毒,2岁以上考虑其他肠道病毒”。
“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但近期气温变化太大,一会儿很热,一会儿很冷,促使呼吸道感染和胃肠型病毒感染等秋冬季高发疾病交叠出现。”医院儿科主任许春娣解释,胃肠型病毒感染引发的感冒,与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感冒表现不同,它一开始没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呕吐、腹泻。这种感染主要是因为孩子饭前便后没有做好“手卫生”的工作,另外,由于今冬常常回暖,天气冷不下来,抑制不了病菌传播,间接促使胃肠型感染高发。
感染诺如病毒怎么办?认真洗手防感染,米汤加盐防脱水
市疾控中心提醒,诺如病毒日常预防措施包括喝开水,不吃生和半生的食物,尤其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诺如病毒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
在专家们看来,年龄偏大的孩子如果只是单纯一两次呕吐,没有发烧,孩子精神又不错,家长可以在家里观察,医院看病。
如果孩子呕吐已比较频繁,可先让肠道缓一缓,休息一下,几个小时不要吃东西,随后少量多次喝些水和汤。
需要注意的是,“脱水是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威胁,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如果遭遇可能脱水的情况,可以给孩子吃毫升的米汤,加一牙膏盖的盐,“米汤容易消化,盐防止电解质紊乱。等孩子慢慢恢复,有胃口了再适当给他吃些有热量的食物。”
更多精彩内容,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