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源远流长,可追溯于战国时期(公元前年)。即用芥子泥(蓟)敷百会穴(中颠)使局部红赤来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出。”这些使用药物外敷发泡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属于广泛天灸范畴,已为人们所运用于临床。虽未明确提出“发泡灸”,但实际上已是“天灸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最早记载,可谓“天灸”的奠基时期。
“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或敷贴于穴位、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甚则起泡如同灸疗,达到刺激穴位、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至三九为止。如今年一九是12月21日,二九是12月30日,三九是来年1月9日。但是人们为了加强效果,会把这时间延长,并有灸前加强,灸后巩固,于是就出现了现在很多地方的三九灸时间表:
九前固本:11月1日-12月11日
引九:12月12日-12月21日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年12月31日-年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加强灸:1月18日-1月28日
“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节气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夏天人与大自然的阳气生发,冬季天气寒冷,人与大自然的阳气闭藏,夏天做三伏灸能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俗话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做好冬天藏阳养阴,可以有效预防冬春季节的疾病。专家建议:冬天三九期间艾灸相应穴位,可以使精神饱满、面色红润,浑身充满活力。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
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
痛经、宫寒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她妇科问题。
国韵堂在每个数九的第一天为大家做隔姜灸+三九灸敷药,具体日期为12月21日、12月30日、1月9日9:00~15:30,跟随太阳的脚步^_^每次只收成本价30元/人。
报名天雨
(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创,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国韵堂
一个心灵环保的家园
北京东燕郊高新区燕灵路号
联系我们:-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