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毒性腹泻已成为危害猪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可以引起仔猪死亡,肥猪掉膘,饲料报酬降低,增加人工费和药费开支。猪病毒性腹泻病原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三种病毒致病机理非常相似,临床上表现相近,其中最严重的为猪传染胃肠炎引起的腹泻,猪流行性腹泻仅次之,而猪轮状病毒比前两种病毒引起的腹泻较缓和些。同时病毒性腹泻的几种病原混合感染也普遍存在,有时也常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一、猪病毒性腹泻的共同特点
1、发病季节多变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有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两种。一般首次感染多呈暴发性流行,某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比较严重的猪场,常呈地方性流行。但是近几年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情况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混合感染严重主要表现为病毒与细菌疾病的混合感染,病毒性疾病之间的混合感染。一般发生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养猪场,其混合感染率都在50%以上,如猪传染性胃肠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大肠杆菌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等。3、水样腹泻和呕吐猪病毒性腹泻症的共同特点是可见水样腹泻和呕吐,但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多见于各种日龄猪,轮状病毒感染则多见于哺乳仔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4、发病急、传播快猪病毒性腹泻疾病多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1周龄内仔猪出现症状后2~7天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成年猪经3~7天腹泻后,可逐渐康复,但可能形成僵猪。5、主要危害幼龄仔猪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危害幼龄仔猪,尤其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可导致1周龄内仔猪大批死亡;轮状病毒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二、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1.实行全出全进
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做好圈舍粪污、病毒的清除可成功阻断本病传播。
2.把控环境温度
分娩舍温度要控制在23~25℃,乳猪保温箱温度依乳猪日龄,保持在35~32℃、31~28℃、27~24℃。
3.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
做好带猪消毒,日常做好食具清洁工作的同时,每周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食具至少1次。
4.使用优质饲料
选用营养全价饲料,为防止饲料霉变,建议长期使用防霉脱霉剂霉力妥,以保证饲料的质量
5.加强阶段饲养管理
妊娠阶段母猪的饲料用量要依照怀孕阶段和膘情加以控制,防止母猪在分娩前后过多吃料,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影响泌乳,造成乳猪缺乳、抵抗力降低而腹泻。
6.维护母猪肠道菌群
重视“肠道健康”。建议母猪多吃青绿饲料,尤其是在怀孕后期至哺乳期,在饲料中含活菌的电解多维美益事,保持胃肠道正常菌群,防止母猪便秘及提高奶水质量
7.注重免疫接种
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三联弱苗做免疫接种。后备母猪免疫2次(间隔3周),在初产前30天再免疫1次,以后每胎产前30天免疫1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