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
致家长一封信
各位家长:
您好!
春季气温多变,细菌容易滋生,是各种传染病的易发期和高发季节,如水痘、流感、腮腺炎、麻疹、手足口病和茹诺病毒等。
为保障孩子的健康与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着“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学校从开学伊始即采取了系列预防措施:利用晨会班会时间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晨检午检工作;落实校园灭菌消毒;勤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等。为了更优质地保证孩子的健康,现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和方法介绍给各位家长: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表现
(一)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有甲、乙、丙型,此病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行时,应减少集会,注意房屋通风并预防接种流感疫苗。
(二)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幼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
(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对水痘患儿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毒,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隔离期限一般约为3周。
(四)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常见于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传染病,常以发热为首发表现,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但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有的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头疼的症状,极少数患儿有脑、肺部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轻型患儿不经过治疗,亦能在1周左右时间自动痊愈;重症患儿积极正确治疗,也可治愈。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3—7天,患者和未发病的感染者均可造成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传染性强。
(五)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它传染性强,以发热、咳嗽、结膜充血、口腔柯氏斑和全身的皮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麻疹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空气飞沫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是10天左右。麻疹开始的前驱症状是以发热、咳嗽、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结膜、黏膜的充血,大概在发热的第3、4天左右会出现全身性皮疹,皮疹的出疹顺序是从耳后、发髻、颜面向躯干、四肢发展,一般从上而下会到脚底。麻疹的恢复期是在出疹后3-5天后开始退烧。到目前为止,麻疹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一般都是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发现麻疹要积极预防隔离,隔离至出疹后的5-10天左右。预防麻疹有疫苗,一般孩子在8个月和2岁要接种两次麻疹疫苗,患麻疹后一般不会得第二次,基本上终身免疫。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六)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诺如病毒貌似温和,但传染性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且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作为传染源,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四季均可发病。诺如病毒类型较多,一个人一生中能多次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了解了春季传染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一)这些传染病可直接或间接传染。幼儿属易感人群,因此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并注意带口罩,注意多休息,多保暖,希望家长多带孩子到户外郊游活动。
(二)做好家庭卫生十分重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做好儿童日常用品、玩具、被褥、食具及其他用品的清洗、消毒。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幼儿不吸吮手指、不舔手、不咬指甲、多到户外晒太阳。
(四)大人、孩子的正确洗手方法: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让肥皂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也是预防以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五)接种疫苗是世界公认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市各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都正常开展国家批准上市的一、二类疫苗接种(一类是国家免费、二类是自费),请家长接根据实际情况,务必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完成一类疫苗的接种,以及在知情、自愿、自费为原则及时携小孩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二类疫苗。
家校(园)密切配合
(一)除积极预防以外,如家长在家发现孩子发热和疱疹症状,医院诊治,若被确诊要认真配合医生治疗并要在家隔离观察,以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及时通知学校,以便学校所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措施以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学生治疗痊愈后,持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方可回校。
(二)如学校(园)方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时及时通知家长,医院诊治,医院的诊断结果及时通知学校方。
(三)当学校(园)或班级有确诊病例时,学校(园)方会及时通知各位家长,家校密切配合,采取积极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杜绝传染。
学生、儿童的健康是学校和家长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