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黄色橙温预警频频上了天气预告。气温不断升高,俨然已经跨进三伏天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身体绵绵的食欲也不旺盛了,吃喝上面放松警惕,那么一些隐藏的疾病就该伴随出现了。常见就是恶心呕吐、低血糖、食欲不振。因此,在三伏天这种桑拿天气我们该如何吃喝才好呢?
什么是三伏?
三伏天就是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日子。听听就难受!最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了。分初、中、末三伏。简单理解“伏”就是天太热啦,适合伏着不适合动。所以就更要小心疾病侵袭啦,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空调病、中暑、厌食等问题。
三伏天对这些事情说不:
1、对凉食说不:三伏天气温过高,很多人偏向喝冷饮吃冷的东西来缓解热,但如果经常性摄入冰冷食物会对肠胃带来负担,严重点就会引来腹泻、腹痛等问题。
2、对单一饮食说不:天气热的话,身体很容易没有力气,不想做饭,没有胃口这种情况时常发生。所以很多人正餐就只吃些香甜多水的水果蔬菜,长此以往这样下去很容易引起某些物质的匮乏造成“营养不良”;还有不好好吃饭,吃大量水果蔬菜对肠胃造成应激反应,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对不规律饮食说不:一到夏季很多人很容易就打破自己的饮食规律,不按时吃饭,不好就餐。早午饭合并,延迟晚饭(晚上9-10点吃饭)甚至晚上凉快一点就暴饮暴食,不良习惯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肠胃应激,久而久之会对身体带来麻烦,如肠胃炎,易怒症等。
当然,夏天有一些小习惯也要注意,比如经常吹空调,过量饮水,洗冷水澡,对着吹风扇等看似简单的事情也会对我们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要注意和节制。
三伏天该如何“吃喝”?
1、吃酸吃甘
以中医角度讲,三伏天吃喝以多酸多甘调养,着重养身体,谨慎补身体。夏季适合养心,而心喜欢凉,适合吃酸,因此夏季可以适当将大油大烹的大鱼大肉换成简单加工的肉、蛋、奶和桃子、橄榄、菠萝等酸甘的食物。
2、补气去火
随着温度上升很容易上火,喉咙干燥咽痛,痰吐不干净等不适,此时不妨吃点绿豆百合粥,温和出现的肺火症状,利喉防暑。吃莴笋,西红柿性凉的蔬果,牛奶是属于微寒的食物可以滋阴调养,补充水分,调节元气,也可以达到清热去火,补充精神的效果。
3、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天食欲不振,脾胃功能迟钝,可以多吃些绿色天然的新鲜蔬果,但正餐上也要粗细搭配,满足人类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碳水、蛋白质、维生素),主副搭配,营养均衡。少些油腻,口味轻盈,弱化食物给肠胃带来的刺激。
4、补水吃“苦”
高温季节,要将“勤补水”印在心里;每日饮水最好在1.5L以上,若是高热天气能喝到2升左右最好啦,减少出汗、排水给身体带来的威胁。少喝饮料,适当吃些“苦”。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可降心火。大量数据表明,苦味食物很多是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并具有消化抗菌,增进食欲等功用。因此,比如苦瓜、苦菜以及苦荞麦等食物,夏季食用相当可以。
当然炎炎夏日,除了吃喝注意以外,建议配上适当的运动(活动方式可以选择适宜夏天的如游泳,晚上散步这样的运动方式)、满足睡眠(早睡早起,睡眠不少于7小时)。
挥汗如雨的同时,一定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不然是很容易出现肠胃疾病等问题。所以在最后剩下的三伏天气里,一定要吃好喝好、可以杜绝的不良习惯都避免掉;多多喝水,尝试日常在家多吃一点“苦”的食物;适当运动,保证合理睡眠,不要熬夜;养成一个健康的“三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