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猪病毒性腹泻的战争,我们要有兵法
猪病毒性腹泻具有群体发病,发病急、病程短、幼畜死亡率高的特点,大猪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的特点,对猪场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对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一直是养猪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要从猪病毒性腹泻的种类,特点及防控措施三方面给大家剖析病毒性腹泻。
一、病毒性腹泻的种类:
流行性腹泻病毒PED、传染性胃肠炎TGE、轮状病毒RV,这三个是对于养猪最主要的三个病毒性腹泻。
年-年东北地区仔猪腹泻检测统计(样品总数为头腹泻仔猪,采自东三省地区52个猪场),对腹泻病源的各类进行了统计:
病原种类
PEDV
TGEV
RV
E.Coli
其他病原
感染率
80.6%
8.3%
3.7%
3.2%
4.2%
(大肠杆菌E.Coli)
从统计数据来看,流行性腹泻病毒,对于初生仔猪腹泻的发生,占据绝大多数的比重,对猪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病毒性腹泻特点:
群发:大面积发生,很少有几头猪发病。
发病急、病程短(肠道病毒腹泻):3-5天病程结束。
脱水严重:有呕吐的、有稀水状粪便,脱水严重。
解剖观察,仔猪乳糜管无白色脂肪(变为血污色)。
幼猪发病死亡率高、大猪死亡率低。流行性腹泻病毒造成的初生仔猪腹泻综合症的,出生3天发病,拉稀水可造成全窝死亡。
彩色粪便多见(黄色、绿色粪便)、恶臭(腥臭)、粪便是碱性。
季节性周期性明显。
抗生素治疗症状减轻但稀水样粪便未见改变。
病毒性腹泻对猪场危害大:发病群发,体重不增反降。对仔猪的危害,肠绒毛损失严重,造成大量僵猪。肠道吸收能力下降,如果不计算死亡的损失,只是料肉比增加,潜在损失大约50-元。
三、病毒性腹泻总的防控措施:
1、预防为主:
病毒性腹泻疫苗的注射,应该列入猪场的免疫程序中,尤其是饲养母猪的猪场。
疫苗注射(PED\TGE\RVCSF\PR\PRRS),免疫程序至关重要。
病毒性免疫程序制定,要根据病毒性腹泻的特点,要做到全群免疫。
比如流行性腹泻病毒,仔猪得,大猪不得,不能只光免疫仔猪、母猪,不免疫大猪,存在易感猪群。
还要注意周期性的,比如传染性胃肠炎,周期是10-12个月,我们在防控方面,就要针对周期,提前一个月,把疫苗打好。
2、切断传播途径(接触传染)
消毒、灭鼠、猫狗、车辆、人员、运猪车。
3、补液重要性:
上次课讲了腹腔补液,强调就是腹腔补液时要将温度调到40度,不要只补一次,要每天补一次,连续三天,这样可以救活一部分病猪。
4、用药:抗菌+抗病毒联合应用(腹泻套餐利维康+畅欣宁)
利维康(常力康)是治疗细菌性腹泻,畅欣宁中有刺激体内产生干扰素的成分,两者同时使用,治疗病毒性腹泻效果很好。
5、补充益生菌:
肠道内益生菌数量、种类如果多了,可抑制有害菌繁殖。
天华生物的金免康和天华素仔猪,含有大量的益生菌、酶制剂、益生源,对肠道内益生菌的繁殖有促进作用。
四、流行性腹泻PED的防控
从年底开始,在我国南方开始,我去过的福建的猪场,很多几千头母猪的猪场半年没有一头仔猪成活,仔猪生下来全部死亡,流行面比较广,呈爆发性。-年流行面继续扩大,疫情继续蔓延,还没有好的疫苗预防。年疫情传到美国,也造成仔猪大量死亡。、、年相对缓和,但发生的也较多。
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疾病,我们叫初生仔猪腹泻综合症。
1、临床症状:
母猪:产仔前后便秘、无乳、后期水样腹泻,不影响母猪采食。
肥猪:一过性的采食下降,腹泻不明显。这样很危险,很多猪场只给母猪免疫,忽视了肥猪免疫,造成感染源。
仔猪:出生2天以内发病,拉水,呕吐。
初期:黄色水样或溶糖状腹泻物,有臭味、腹泻、呕吐。
中期:2-3天,剧烈水样腹泻、吮乳无力。
后期:4-5天,仔猪体质快速瘦弱最后衰竭死亡。
病程:3-5天,死亡率:80-%。
2、病原学:
病原学监测结果表明,引起初生仔猪腹泻综合症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一个变种(PEDV)。以前流行性腹泻病毒只针对大猪,现在经过变异,病毒不仅针对大猪,还对小猪,小猪致死率高,大猪是一过性的,对猪场的威胁相当大。
对流行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表明,是一种新的毒株。该毒株的S基因发生多次变异,与我国邻国—韩国的毒株同源性最高。
实际上在猪场不但仔猪腹泻、死亡,大猪也有一过性腹泻,只不过不被注意罢了,但却是主要危险源!减少易感猪群的办法就是全群免疫,母猪、公猪、育肥猪全群免疫!
3、免疫:
目前关于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疫苗有三种。
第一种是PEDV(流行性腹泻)\TGEV(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这是一个老的疫苗,对传染性胃肠炎还可以,但对初生仔猪腹泻综合症效果差一点,因为它不是变异毒株。
第二种是PEDV\TGEV变异毒株的灭活苗,这个可以使用。
第三种是变异PEDV弱毒苗,哈维科刚推出的,大家可以选用。
我们建议,灭活苗和弱毒苗要轮流免疫。同一种病毒的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我们要先免疫哪一种?科学免疫的方法是:
先活苗(弱毒苗),后死苗(灭活苗),这个方法是对的。
原理和大家讲一下,就好理解。如果先免疫死苗,死苗就会在体内产生抗体,后免疫活苗,活苗需要在体内存活,才能产生抗体。先免疫死苗,体内有抗体后,活苗就被中和,不能在体内繁殖,产生抗体。
感染或返饲就等于活苗免疫,如果以前返饲效果好,就要先返饲,后死苗。现在对返饲争议比较大,因为经过返饲后,病毒会在猪场长期存在,既然有疫苗了,我们就用疫苗来做好免疫。
疫苗使用情况要根据抗体检测情况来定!
4、流行性腹泻病毒免疫效果不原明显因:
(1)粘膜抗体IgA和血清抗体IgG关系:
我们现在的免疫都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产生的是血清抗体IgG,我们需要的是肠道的粘膜抗体IgA。针对肠道病毒最强的还是粘膜抗体IgA。我们反复肌肉注射,产生血清抗体IgG,对肠道病毒的效果就会差一些。
(2)免疫途径上着手解决:
注射与口服同时进行。可以买3倍的疫苗,1倍疫苗肌肉注射,2倍疫苗用牛奶或豆浆混合,口服。在肠道内产生粘膜抗体。
还可以采用叫槽穴注射,产生粘膜抗体。
3)母抗体源水平:
如果母源抗体水平高的话,我们免疫的弱毒苗效果就不好。
(4)苗毒匹配性:
现在流行性腹泻病毒多是变异毒株引起的,如果我们用经典毒株联苗免疫,效果就不好。
(5)病原多样性:
发生了初生仔猪腹泻综合症,病源一定是流行性腹泻病毒为主,但还有其它的因素,比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没免疫好,会加重疾病的症状。
(6)免疫密度:
不能只对母猪免疫,猪场的母猪、种公猪、育肥猪都要免疫。要死苗、活苗轮流免疫。免疫密度大了,效果就好。
(7)要做全群免疫:
留有易感猪群,大猪、肥猪不免疫,会影响猪场免疫效果。
5、流行性腹泻的三个误区:
第一、诊断误区:
诊断想当然,仅凭临床症状来诊断。小猪一发生腹泻,就认定是流行性腹泻病毒,实际上母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好,也可以造成初生仔猪5-7天全群死亡的,以腹泻为主。
一次实验室诊断结果便断定周围猪场都是流行性腹泻病毒。
第二、免疫误区:
不把流行性腹泻当传染病,只是局部免疫。只给母猪免疫,不全群免疫。
只做经产母猪免疫,不做后备母猪免疫。
等到发病了,才接种疫苗,把疫苗当治疗的药物,效果不好。
只有流行季节前做,平时基本不进行免疫。要做全年免疫程序。
过度依赖疫苗,不重视生物安全。猪场不要建很大,要做到全进全出,搞好隔离。
反复返饲。返饲在高发期可阻断病毒流行,但病毒容易在猪场循环下去,要用疫苗做好免疫。
第三:生物安全误区:
做不到全进全出。
消毒不彻底,空舍时间短,尤其是产仔舍。
不把引种当回事,引种很随便,带来潜在危险。
6、PED(流行性腹泻)猪场综合防控措施:
(一)、目前还没有发生,受威胁的猪场:
(1)免疫:肌注和口服同时进行。
(2)活苗、死苗轮流做,先做活苗。
(3)增加母猪免疫次数,怀孕母猪产前40天免疫一次,全群免疫。
(4)苗毒匹配性。一定要用变异毒株的疫苗。
(5)加强饲养管理、消毒。提高猪舍温度。
(6)提高生物安全水平,杜绝猫狗进入猪场,杜绝运猪车进入。产仔舍最好轮流使用,有空舍时间。
(二)、PED发病猪场建议采取措施:
(1)换舍产仔,把健康待产母猪移走。
(2)早期断奶,让仔猪早点离开产仔舍,不和母猪接触。
(3)紧急接种(检测的前提下),给怀孕母猪紧急接种。
(4)隔离消毒。
(5)扑杀。如果发生一例仔猪腹泻,扑杀全部产仔舍存在的仔猪,可在短时间,控制疫情。
(6)治疗。
介绍一种全血干扰素治疗方法:
本场健康猪(母猪、育肥猪)静脉采血,每毫升健康母猪的血液,加入
鸡新城疫Ⅰ系苗0羽
青霉素、链霉素各0万单位
混匀在37℃恒温箱20小时。
4℃~8℃冰箱可以保存15天。
全血干扰素使用:
第1天:
仔猪腹腔注射30ml,口服:利维康(常力康)+畅欣宁各0.5g
第2天:
仔猪腹腔注射10ml,口服:利维康(常力康)+畅欣宁各0.5g
第3天:
仔猪腹腔注射10ml,口服:利维康(常力康)+畅欣宁各0.5g
如果仔猪稍大一些,经过腹泻10多天还没脱水死亡,还是有治疗价值的
1、生后马上注射:干扰素(速康)
2、灌服:利维康(常力康)+畅欣宁各0.5g,加一起是1g,这是很关键的。
3、腹腔补液:50-ml,一般的ml,连补3天。葡萄糖、生理盐水+氯化钾+黄连素。
4、腹腔注射:母猪抗凝血或血清5ml。
5、伪狂犬疫苗0.3ml滴鼻(生后),刺激体内产生干扰素。
6、上午、下午灌服生物解霉剂3-5克/头,用水稀释,可以把肠道内的病毒吸附一部分,排出体外,减少肠道内病毒的数量。
总结:PED(流行性腹泻)防控关键点
1、确定发病病原,确诊!
2、做好全群免疫,不留易感猪群(尤其后备母猪、后备公猪)。
3、列入常规免疫计划而非季节性免疫。
4、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全进全出、多点饲养、消毒与空舍)。
5、做好产仔舍保温。
6、严控免疫抑制病,提高猪抗病力(母猪维母康B)
7、清除带毒的僵猪。
五、TGE(传染性胃肠炎)防控
特点是秋冬寒冷季节,全群腹泻,发病较急。
有周期性,大约一年的周期。因为体内抗体可维护10个月左右。
防控要以免疫为主。利用周期性,提前免疫(上一年发病或流行月份记住了,今年提前一个月全群免疫)。
对大猪没有死亡威胁,但影响生长,影响猪场效益。
对20日龄以内的小猪,死亡率还是很高。
六、CSF(猪瘟)、PR(伪狂犬)、PRRS(蓝耳病)防控
这些疾病也会造成病毒性腹泻,要严格按免疫程序免疫,这是关键。
很多猪场腹泻控制不了,是上述病毒造成的。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