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摩日月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呕吐、胀满、胁肋疼痛等,日月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日月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位于人体的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
在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少阳胆经。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别名:神光。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1)日月。日,太阳穴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2)胆经之募。乃本穴的气血物质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气因而汇入穴内并循胆经而传,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募穴。气血物质为天之人部的水湿风气。循胆经下传京门穴。收募胆经气血。
胁肋痛,呕吐,吞酸,呃逆,黄疸,胃痛,腹胀,以及胆囊炎,肝脏疾患等。
日月穴配腕骨、胆俞穴治黄疸;日月穴配期门穴、阳陵泉穴治胆石症;日月穴配支沟穴、丘墟穴治疗胁胀痛;日月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疗呕吐、纳呆;日月穴配胆俞穴治胆虚。
寒则补之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日月穴,艾条灸3-5分钟,日月穴,艾炷灸1-3壮。
日月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不宜深刺。
(1)针刺日月、期门等穴,可引起胆囊不同程度的收缩,又可使胆道术后置T管引流患者奥狄氏括约肌开放频繁;开放时间稍延长,关闭时间稍缩短。但对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影响。(2)针刺胆石症患者日月、期门等穴,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胆囊显著收缩,促进胆囊排空。
日月穴就是治疗胆囊炎的特效穴,除了日月穴以外,还能用阳陵穴来治疗胆囊炎,因为它是胆的下合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手法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日月穴能够给身体提个醒,对胆脏做到不足的地方予以纠正。所以治疗胆脏最多见的胆囊炎就是日月穴的拿手好戏了。每天找到日月穴按摩五分钟左右,就可以让胆囊时刻保持健康。
推荐中医课程课程
点击查看→每月1—9日李茂发达摩正骨手法
点击查看→12月23日李强扪筋切骨手法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