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
小满
大麦等夏收作物已经开始结果,籽粒逐渐饱满。但是尚未完全成熟,所以称做“小满”。
在这一时期
天气多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
相信最近各位佛山的朋友都深有同感!
简直热出天际!
一出门就感觉大火在炙烤!
越是这种时候
越是要注意做好养生保健
尤其是要注重防暑祛湿
具体要怎么做
一起来看看~
小满养生三要点
小满养生,应以健脾化湿为主,建议“既病防变,未病先防”!
多喝水
炎热天气,人体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单纯靠喝水不足以弥补机体需求,因此要选择多元的补水方法。应季果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不仅能补充人体的水分还可补充微量元素。
吃点苦
平素胃肠有积热,比如经常便秘、反复口腔溃疡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满时节更容易疲劳甚至加重宿疾。要想减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头。不妨适量吃些具有清热、通便、开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莴笋等。
重祛湿
小满前后天气炎热、湿气渐重,素有脾胃虚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热而贪凉食冷,就容易出现暑湿外感。中医认为生姜能温中散寒驱湿,建议这类人在饮食中注意适当吃些生姜。
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小满灸法祛湿
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几个适合按摩祛湿的穴位:
1、丰隆穴:
丰隆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按摩功效: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2、阴陵泉穴:
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它是胫骨,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按摩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能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3、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按摩功效: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除湿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4、承山穴:
稍稍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按摩功效:承山穴是人体最有效的祛湿要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有些人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表明体内有湿气。
小满尝三鲜
农谚中有“小满见三鲜”之说。小满三鲜为:黄瓜、樱桃和蒜苔。三鲜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小满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黄瓜
黄瓜含有胡萝卜素,B、C族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及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质。常吃黄瓜有利于降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等,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便秘等症患者有好处。
宜忌人群:平常人及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癌症、酗酒等人群都适宜;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者不宜食用。
樱桃
中医认为: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胜湿、嫩白皮肤、去皱消斑的功效。此外,樱桃还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宜忌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便溏腹泻、食欲不振、贫血、乏力者和痛风、关节炎、慢性肝炎病人;热性病及虚热咳嗽、便秘者忌食,肾功能不全、少尿者慎食。
蒜苔
蒜苔含有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及维生素A、B2、C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大蒜素等食物化学物质。此外,蒜苔有驱虫、抗感染、抗氧化、预防便秘及癌症的功效。
宜忌人群:一般人群及便秘、肥胖者均可食用;胃肠道溃疡、胃肠炎患者禁食。特别提醒:烹调时不要炒得过熟,否则将降低食疗作用。
最后一点养生tips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小满时注意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为到来的盛夏酷暑做好准备!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点“在看”扩散给更多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