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持续的高温仍不能阻挡一部分疾病的袭来。
近两天来,我科陆陆续续收治了几例这样的患者,年龄均在20~35岁之间,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开始时自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逐渐向下发展,可遍及全身,伴有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没错,这就是典型的麻疹。
特点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
但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发病年龄后移过去麻疹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最多。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偶有发病,但发病率逐渐增加。
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麻疹黏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中毒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半数患者皮疹有出血倾向,常伴有嗜睡等症状。
治疗得了麻疹也不必恐慌,建议隔离,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应密切观察病情,高热不退者多有合并症出现,需要立即就诊。
预防目前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仍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以上。对于麻疹患者,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
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院